第二百四十三章 損失慘重(第1/2頁)
章節報錯
榮國府,正院。
剛剛閉合沒有半天的三間獸頭大門被重新開啟,下人們擺好香案,燃起三根薰香,一對紅燭,賈母帶著榮國府所有的主子跪伏在地,聆聽聖旨。
傳旨太監嘰哩哇啦的說了一大堆,大概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太上皇開恩,准許賈赦之禮下葬,景文帝特赦賈璉,令其將軍爵。
第二個是榮國府需要按賈赦倒賣銅鐵鹽糧所得髒銀的三倍歸還給朝廷,以示懲罰,共計紋銀二十三萬八千四二兩,限三日內如數上交給戶部。
第三個是貶賈赦為庶民,剝奪其妻邢氏一品誥命,同樣將其貶為庶民。
雖然僥倖逃過了被褫奪爵位和滿門抄斬,但榮國府這次依然遭受了重創,元氣大傷,爵位連降四級,從一等將軍直接變將軍,瞬間淪為開國一脈武勳中現襲爵位最低的,連其他人家那些現襲二等和三等男都不如。
比如那定城侯之孫謝鯨,雖然只是個小小的二等男(在賈瑜面前),但是他的品級要將軍高,除此之外,他還是京營遊擊,手裡有一些兵權。
元春也將因為這件事,被封妃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甚至會直接失去希望,賈母為此痛心疾首,剛才在榮禧堂裡破口大罵她屍骨未寒的兒子,十年的努力和心血功虧一簣,她差點被活活氣死。
賈蘭以後科舉做官同樣會受到一些影響,不過有賈瑜在,可以忽略不計。
榮國府裡原先有三個誥命,除了一品國公夫人賈史氏,還有一品將軍夫人賈邢氏以宜人賈王氏,現在倒好,直接去了一個位列第二的。
還有這近二十四萬兩的罰銀,對於原本就有些捉襟見肘,囊中羞澀的榮國府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想她們家一年林林總總也就四萬兩銀子左右的進項,這下相當於六七年分文不掙,庫房裡的存銀不足十萬兩,如果加上賈母的私房錢,再賣一賣田莊和商鋪,倒也能湊的齊,可接下來又怎麼辦呢?一大家子都把嘴堵上,不吃不喝嗎?
除了這些,這件事也會影響榮國府在開國一脈勳貴中的地位,最關鍵的還是自此失去了聖心,下次再出什麼事可就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了,景文帝已經說了“如有再犯,嚴懲不貸”,他可不會像賈瑜,看完這個面子看那個面子,一而再再而三的不予深究,天子金科玉律,誰敢和他討價還價,而且他真的是打心裡不喜歡這些貪贓枉法、欺君害民、蠅營狗苟、於國無益的勳貴。
綜上所述,這件事對於榮國府來說,無疑是個極其沉重的打擊,痛入骨髓,痛徹心扉,再有,大梁沒有設六等及以後的將軍爵位,如果賈璉和賈赦一樣混吃等死不求上進,這榮國府的爵位未來還真是會岌岌可危,除非皇帝恩封,讓這將軍世襲罔替下去。
本來按照二等、三等、四等,榮國府的爵位還可以傳襲四代,這下好了,賈璉直接變成最後一代了。
儘管身上被尖刀挖去好幾塊肉,讓人痛的直哆嗦,但她輩又能奈何,比起被褫奪爵位、抄家流放或者直接滿門抄斬,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和賈母心痛元春因此會失去貴妃位不同,賈政除了心痛大兄之死,更多的還是心痛自家爵位被連降四級,這讓他以後下去了該如何與列祖列宗們交代。
邢夫人聽見自己被剝奪誥命,貶為庶民後,又是一口老血噴出,賈赦是她的丈夫,是她依仗的資本,他現在被因罪賜死,自己以後的日子可還怎麼過。
王夫人還不相信和自己素來不合的大老爺死了,會對她那賢孝才德的女兒有所影響,她無比固執的認為,自己女兒早晚有一天一定會入主後宮,自己成為天子的丈母孃,寶玉成為國舅爺。
賈璉帶著賈赦的遺體回來了,用最普通的松木棺槨裝著,停屍在南院馬廄外,等賈瑜回來做安排,按照慣例,肯定是要把他給革出族譜的,靈位進不了宗祠,也不會送回金陵祖墳安葬
,大機率會被送到城外,找個風水還算過得去的地方,用幾捧黃土,草草的掩蓋。
不光賈家會把犯罪的族人革出族譜,其他的大戶人家同樣如此,主要是為了避免讓列祖列宗跟著蒙羞,賈珍、賈蓉、賈璜和賈芹等人都被革出去了。
王熙鳳雖然哭的稀里嘩啦,實則心裡並沒有多少悲傷,公公死了,婆婆被廢了,以後再也沒有人能以孝道來拿捏自己了,她與賈赦和邢夫人也沒有任何的感情,平常都是維持著表面上的恭敬,不知道在背地裡偷偷罵過多少次。
因為賈璉受封將軍,她自然而然的變成宜人,儘管有些不捨如煮熟鴨子般飛走的二品夫人,但這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若是自己丈夫因罪被殺,自己即便倖免於難,也會變成一個膝下無兒女的寡婦,人能完好無損的活著,又能得到誥命,頭頂上的兩座大山也沒有了,這已經很不錯了。
探春當然是希望元春封妃的,但眼下差不多沒了可能,她很快也就釋懷了,一邊擦著眼淚一邊思考如何在三天內補全這二十四萬兩銀子的罰銀。
得知不會被滿門抄斬後,李紈徹底的放下心來,對那個救了自己娘倆一名的叔叔感恩不已。
雖然迎春和林黛玉並沒有從賈赦身上感受到過關愛,但畢竟他是前者的父親和後者的大舅舅,她們於情於理都應該落淚,小惜春自然跟著她們倆一起哭,她甚至都沒有見過賈赦幾面,只是知道家裡的長輩去世了,她應該難過。
薛姨媽、李嬸孃、薛寶釵、史湘雲、李紋和李綺都跟著落眼淚,除了前兩者心裡多少會有些幸災樂禍外,剩下幾位真的是沒有什麼感覺,只是礙於情面,不得不跟著流眼淚罷了。
得知榮國府安然無恙後,開國一脈的勳貴們紛紛上門慰問,這其中要數王家和史家來的最快,傳旨太監前腳剛走,他們後腳就進來了,賈母心裡儘管萬分的不滿,埋怨他們在她們家生死存亡的時刻選擇明哲保身,作壁上觀,但還是把他們領到了榮禧堂。
林黛玉坐立不安,心裡無比牽掛著在宮裡挨板子的賈瑜,可眼下這種時候又不好意思離開,只得垂下眼簾,聽一幫誥命七嘴八舌的安慰賈母,薛寶釵、探春、史湘雲、李紋和李綺同樣如此。
寧國府,寧安堂。
當得知自家爺在宮裡挨大板後,晴雯她們幾個就開始不停的流眼淚,她們雖然沒有捱過板子,但她們或見過或聽過那賈寶玉每次挨板子時,都被打到血肉模糊,奄奄一息,趴在床上很多天爬不起來,儘管萬般擔心,可是她們卻無能為力,只得吩咐賈芸去宮門口守著,然後在心裡祈求上天保佑。
玉釧兒抱著小貓,坐在椅子上掉著金豆豆,抽噎道:“爺現在一定很疼,之前二姑娘屋裡的那個奶孃挨板子,都被打死...”
“閉嘴!”
在堂裡走來走去的晴雯蛾眉倒豎,指著玉釧兒怒斥道:“胡說什麼!有你這麼說話的?不會說就不要說!”
金釧兒抬手在妹妹背上狠狠的打了一下,媚人抱著玉釧兒,流淚道:“晴雯姐姐,她不是故意的,你不要怪她,她心裡比我們哪個都擔心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