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散碎的煤炭的價格常年維持在三文錢一市斤,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都能消費的起,只是礙於燃燒時產生的有毒氣體,所以銷量在民用這一塊一直有些低迷,基本上都是各類的作坊和其他一些鍋爐房用的多。

自從推出新式煤炭後,王掌櫃的煤炭鋪一時顧客盈門,人滿為患,觀看了蜂窩煤現場使用的效益後,很多人在心裡暗暗盤算,這一個蜂窩煤約兩市斤重,相當於兩市斤的碎煤塊,雖然用起來比碎煤炭貴了一半,但無論是從安全性還是價效比來看,都是很值得購買使用的。

當聽說四塊蜂窩煤就可以使用一整天,不僅能燒水做飯,還能用來取暖後,老百姓們頓時就沸騰了,不到一天的時間,第一批十萬塊蜂窩煤就銷售一空,很多望風而來的買家沒買到蜂窩煤,失望之餘紛紛要求賣家趕快生產,王掌櫃欣喜若狂,連忙打發人去給自己的主子報喜。

在加班加點下,第二批五十萬塊蜂窩煤很快就生產了出來,但僅用一天就賣光了,連帶周邊的鐵匠鋪也跟著狠狠的賺了一筆。

十多家鐵匠鋪跟王掌櫃達成了合作,按照從王掌櫃那拿來的圖紙製作新式煤爐,每賣出去一個王掌櫃都要收一成的返點。

在保證可以一次性放下四塊蜂窩煤的前提條件後,這些製做出了各式各樣的煤爐,最便宜的只要兩百文,老百姓們也是爭相搶購。

哪怕是窮苦的人家,一天燒四塊蜂窩煤還是燒的起的,時人皆是感嘆,有了此物,世間再無因煤炭而毒斃者。

皇城,皇宮,上書房。

皇城司的密探分佈在整個盛京城,他們有的是富商,有的是乞丐,有的是公子哥,有的是奴僕,還有丫鬟、掌櫃、販夫、神棍等等五花八門的身份。

每天都有人把他們彙集上來的情報精心整理後,送到掌宮內監戴權的手上。

這些情報戴權會按輕重緩急排序好,時刻以待天子垂問,這些基本上都是民間的民生民事,鮮有涉及政治和朝堂的,是景文帝瞭解民間疾苦的重要渠道。

景文帝擱下御筆,揉揉發澀的雙目,看了一眼躬身而立的戴權,笑道:“最近都中又有何新聞?”

戴權道:“幾天前,都中倒是出了一件奇事,東城的一家煤炭鋪突然推出一個名為蜂窩煤的新品,外面都傳此物把煤炭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不但燃燒時沒有什麼煙氣,而且燃燒時間極長,十分的安全耐用。”

景文帝眉頭一皺,沉思道:“如此說來,果然是奇品。”

“萬歲爺,奴才早上打發人出宮去買了幾塊,現在就在外面候著。”

“哦?速速拿進來,朕要看看。”景文帝來了興致。

戴權朝外面喊了一聲,只見兩個小黃門先抬著一個籃筐進來,另外幾個小黃門有的抬著煤爐,有的抱著通風管道,幾個小黃門把東西輕輕擱下,跪伏在地上等待吩咐。

景文帝快步走上前,見籃筐裡放著幾個拳頭大小、佈滿小孔的煤塊,伸出手就要去拿,戴權連忙道:“萬歲爺當心吶。”

說著,戴權從御桌上取了一張宣紙,把一塊蜂窩煤包起來,畢恭畢敬的呈給景文帝。

景文帝接過來細細打量了一番,笑道:“這上面的小孔莫非就是其奧妙所在?”

戴權拍馬屁道:“萬歲爺慧眼識珠。”

景文帝把蜂窩煤放進籃筐裡,指著通風管道和煤爐道:“既然東西都齊備了,就點來看看,是不是真的無煙無味。”

幾個小黃門連忙把煤爐組裝好,在最底下的那塊蜂窩煤下面放些刨花,用火摺子點了,等到第一塊蜂窩煤燒的發紅,才把剩下三塊依次用火鉗夾進去。

戴權又讓人找來銅壺裝滿水後放在上面,不到兩盞茶的功夫,銅壺裡的水果然沸騰起來,咕嘟嘟的濺了一地。

景文帝笑道:“果然是無煙無味,燃燒效率如此之高,連這書房裡也暖了三分,不知這蜂窩煤現在售價幾何?”

“十二文錢一枚,據奴才所知,到現在已經賣出百萬塊了,上到豪門世家,下到街頭巷尾,都在使用。”

“價格倒也合理,售賣這蜂窩煤的是哪家?”景文帝最關心的是這個問題。

“晉商吳家,背後站的是...”見景文帝面色一冷,戴權連忙閉上嘴。

“好了,讓他們把這些都撤下去吧。”景文帝拜拜手道,不用戴權吩咐,那幾個小黃門連忙收拾好,麻利的出去了。

“萬歲爺,其實這蜂窩煤不是那吳家所創,而是他們從別人那買來的方子。”戴權小心翼翼的說了一句。

景文帝笑罵道:“你這狗奴才,非要朕的板子落在你身上你才願意把話說完嗎?”

戴權誇張的擦了擦額頭的虛汗,繼續道:“中車府的人傳來訊息,說這改良之法是吳家花了八萬兩銀子從那賈瑜的手中買來的。”

景文帝疑惑道:“哪個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