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司機大概已經弄明白這幾個人來這裡的意思。

他試探著問了一句:“你們是不是想知道關於這邊開發的事?”

像這種帶著方言的普通話,對李杉來說並不難聽懂。

他在副駕上轉頭問了司機一句:“哦,你知道這事?反正現在也沒什麼事,你說說你知道的事。”

司機見李杉感興趣,也自覺自己猜對了他們的目的,於是就開始把自己知道的來龍去脈,從頭開始講述。

原來要開發這裡的那個姓趙的,是知米縣人,都說那邊的風水養人,尤其是那邊的婆姨,是出名的漂亮。

可這並不能改變姓趙的從小就捱餓的經歷。

帶著對飢餓的恐懼,姓趙的長大後就去當了兵,服役時是在北邊草原那邊的軍區。

那幾年在南邊打猴子的保衛戰中,他所在的部隊,也因為輪戰,被派去了前線打仗。

回來後被分配到林鬱市物資局工作,後來這個單位改成物資公司,沒了工作的趙,就開始從北邊草原上倒羊絨。

憂從安四市弄摩托車往草原上倒,積累了一些資本後,又開始倒木材,鋼材。

後來就開始介入工程類的專案,開始只是接一些小打小鬧的建築工程,就這樣也慢慢做的不錯。開始積累下一些家財。

在當地也算小有名氣的人物。

司機講述到這裡,李杉就明白了一些大概了,反正沒有怕錢多咬手的人,掙得多了還想掙更多,是個正常人都會這樣。

並且他在當地能幹到這樣,也自覺和當地的一部分官員的關係不錯了。

是個男人有了錢,膽就會壯,就會想要幹更大的事,他想要參與這片礦區的開發,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司機還在繼續往下講,雖然多數的都是道聽途說,可就這麼大點的林鬱市,發生在小有名氣又有錢的人身上的事,不免被人當茶餘飯後的談資來說道。

相對於後來官方的報道里說的事,這種被流傳的事蹟,可信度還要更高一些。

被篡改的不僅是姓趙的經歷,還會直接改變他的一生。

在司機的講述中,幾個人回到了林鬱市,還是回招待所去住。

吃完飯之後,三個人湊在一起商量,是不是還要在當地多打聽一些之後,再啟程前往安四市。

商量了一陣之後,覺得重要的證據不可能出現在這裡,在這裡只能聽到有關的傳說。

但傳說是並不能拿來當證據用的。

不過即使是這樣,還是要在這裡多留兩天,有些說法可能會引出事件的頭緒。

直接去這裡的官方要資料也是不可行的,能不能要出來是一說,就算是能要出來,裡面的東西究竟會有多大水分,有多少造假的可能,都是不好保證的。

接下來的兩天裡,幾個人分頭行動,從不同的渠道打聽出不少有關和姓趙的這個人,大量的相關訊息。

有一些就直接是和官方最後定性時的內容是相反的。

能用到多少現在還不好說,先留起來,等著到了安四市再慢慢整理吧。

這個前世折騰了十九年,才被定性的事件,最後申訴自己應得權益的人,還是落了個坐牢的下場。

可是自己幾個人,就在這短短的幾天裡,聽到的和公佈的內容又太多不一樣的地方。

那麼自己這幾個人,再加上,背後的周家,能不能揭起這黑幕一角,讓事情還原本來的面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