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都離開了,淳于府立刻恢復原狀。

有一種被人打回原形的感覺。

淳于越看著冷清的家,忽然間有點接受無能。

以前家中,也是這樣的冷清,從來沒覺得有什麼啊。

怎麼熱鬧了兩天之後,再次冷清下來,自己反倒有些無法接受的感覺呢?

淳于越搖了搖頭,心想:看來,老夫還得繼續修心啊。

他正要回到書房的時候,恰好看見身邊的小廝,正在唉聲嘆氣。

淳于越立刻板起臉來,說道:“如今大秦蒸蒸日上,陛下又是聖明君主。你生活在盛世之中,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嗎?為何要在這裡唉聲嘆氣?”

小廝愣了一下,老老實實的說道:“小人只是覺得……”

“前幾日有很多大人來這裡,小人很開心。”

“現在諸位大人都走了,而且再也不會來了,小人有些難過。”

淳于越聽了之後,一板一眼的說道:“此乃外物也,不可因為外物,擾亂我們的心境。”

小廝應了一聲:“是,大人教訓的是。”

淳于越雖然表面上在教訓小廝,但是他內心深處,其實是十分開心的。

畢竟這小廝所思所想,都是他的所思所想。

淳于越感覺自己找到了共鳴,感覺自己後繼有人了。

而小廝看著大門口,心想:前幾天開著計程車位,撈了不少好處啊。以後……恐怕就沒有這等好事了。

他站在大門口,越看越惆悵。

前幾天,那些車伕為了能有一個好位置,每個人都對他客客氣氣的。

不僅說話的時候,一口一個阿兄的叫著。

個別機靈的,還要給他懷裡塞錢。

現在麼……一去不復返嘍。

…………

淳于越失落了一個時辰,然後調整好了心態,開始寫一份奏疏。

在這奏疏當中,他闡述了儒學治國的道理。

這些道理,其實大部分都是最近朝臣的作業。

淳于越從中選取了一些有道理的,進行了匯總。

這些道理,大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小到君子的立身之本,可謂是面面俱到。

按照淳于越所說,如果能貫徹下去的話,大秦必定可以傳承萬世,而且百姓可以重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上古美好時光。

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能生活在大秦,乃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