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禮樂包治百病(第2/4頁)
章節報錯
胡亥哦了一聲:“無怪乎一路走來,發現隴西郡的道路破破爛爛,坑坑窪窪,泥濘難行。可見是徭役徵發的不夠,沒有人修路啊。”
扶蘇:“……”
他感覺胡亥看問題的角度有點刁鑽啊。
百姓安居樂業不就可以了嗎?道路好不好,有什麼關係嗎?若是把路修的寬闊平整,百姓們卻紛紛餓死,那成什麼事了?
胡亥又說道:“請問兄長,郡中所儲藏的糧食,是往年的幾成?”
扶蘇說道:“三成。”
然後他又補充道:“此乃藏富於民。郡中的糧食雖然少了,可是百姓手中的糧食多了。”
胡亥哦了一聲,又問道:“若忽然之間,某縣有了水災或者旱災。百姓青黃不接,口糧耗盡,兄長何以救災?”
扶蘇微微一愣,然後說道:“隴西郡,人人為君子。若真有某一縣鬧災,全郡百姓,自然慷慨解囊,進行救濟。”
胡亥又說道:“兄長減輕徭役,城池之中,也只有二三十個衙役罷了。若忽然有賊人作亂,兄長如何鎮壓?”
扶蘇想了想,說道:“得益於禮樂教化,隴西郡人人為君子。若有賊人,自然個個奮勇爭先,忠君愛國了。”
胡亥一臉懷疑的看著扶蘇,顯然不大認可這個說法。
淳于越為了維護自己的徒弟,站出來說道:“扶蘇公子,這是再從根源上治理隴西郡啊。可見只要禮樂教化做夠了,那麼人人為君子,那就沒有盜賊了。即便有賊人從外面來,也可以防禦的住。”
“民不用加賦,而國家安享太平,豈不美哉?”
胡亥笑了笑:“既然禮樂教化如此管用,那麼以禮樂著稱的周,怎麼亡了呢?”
淳于越一愣。
胡亥步步緊逼:“自商君變法,父皇一統天下。我大秦的國策,乃是弱民。關中豪富,遷入咸陽。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
“兄長可知道為什麼?只有將他們打散,他們才不會聚集起來,禍亂天下。才能更好地為朝廷控制。”
“百姓愚鈍,需要朝廷替他們謀劃。徵收重賦,幫他們儲存糧食,以備荒年。徵收徭役,以培養他們的忠勇之心。”
扶蘇氣的臉色鐵青:“這是什麼道理?”
胡亥不為所動,嘆了口氣,接著說道:“兄長卻在鄉野之間,撤回朝廷的力量。將徵收賦稅,差派徭役的大權,交給所謂的族長。”
“如此一來,不出三十年,必有大戶對抗官府。輕則抗捐抗稅,重則舉兵謀反。”
扶蘇臉色鐵青,瞪著胡亥說道:“你這是危言聳聽。”
胡亥呵呵笑了一聲,接著說道:“誰不想更進一步?誰不想出人頭地?到那時候,一旦出現亂局。兄長如何收拾?畢竟兄長多年寬容,連鎮壓叛亂的兵丁都不足。”
扶蘇說道:“即便真有那一日,再徵兵罷了。”
胡亥嘆了口氣:“百姓已經習慣了不用服兵役,忽然要徵兵,他們豈能願意?”
扶蘇說道:“這些百姓,經過詩書禮儀的教化,定然能……”
胡亥笑了笑,沒有再反駁,到了這一步,已經沒有辯論下去的必要了。
他清楚,這一次自己已經勝了一籌。
嬴政有些失望的看著扶蘇。
這個兒子,確實是個仁義之人,但是……太過仁慈了,反而無法掌控天下啊。甚至有可能被權臣矇蔽。
嬴政閉上眼睛,忽然覺得應該想個辦法,讓扶蘇歷練一番,最好能歷練的狠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