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瓶蓋(第三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在新規定中,擰螺絲的只管擰螺絲,其他的不要管!
想到這裡,扶蘇呲笑一聲,重新塑造自己對於秦這個只在《史記》中留下聊聊千餘字的朝代的看法。
穿越之前,在他的印象中,秦國是有著類似於後世的標準化流水線製作方式的。
但穿越之後他才發現,當年那個《復活的軍團》,只是後世人的臆測罷了。
所謂的制式大規模生產,不過是秦國政府將一切社會生產的供需都法定化了!
這確實是有好處的,比如南郡生產出的弓弩,可以和咸陽城官坊中生產出的弓弩互相匹配零件。
但除此之外的其他地方,就充滿了歷史的侷限性了。
比如在一個農業社會中,最為重要的農業生產。
按照蒙恬、蒙毅和陳卯等人發回來的奏疏,在他們所看到的地方,都存在一刀切的懶政行為。
既一畝地撒多少種子,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收穫,全部是機械的,嚴格按照秦國政府,根據在關中收集的資料頒佈的《田律》、《倉律》來指導農事。
然而地理位置不同,水文情況和日照情況也不同,照搬同一套律令,無疑是錯漏百出之事!
所以關東六國之民才會覺得秦法難以忍受,畢竟瞎幾把種田,最後坑的是自己的肚子!
而要是不聽當官的瞎講,黔首們自行按照祖輩的經驗農作,當官的就用秦律治你……
所以天下苦秦久矣!
哎,看來又要忍痛做出一個違背祖制的決定了……扶蘇強迫自己做出一個痛心疾首的神情,來化解遠處帝陵恍惚間的搖搖晃晃。
公輸軌在一旁小聲說道:“陛下,若是借用此等物品,是否可以大大提高打造那種大片甲冑的效率?”
扶蘇偏轉腦袋:“你說的是板甲?”
公輸軌點點頭:“正是!臣覺得,可以先用這種鍛錘,將大片的鐵板鍛壓成粗坯,然後再慢慢敲打成型。”
後世裡打造胸甲的手段,確實是這樣的……扶蘇微微頷首,笑著說道:“可以嘗試著去做一做,不過能節省的時間有限,後期打造穹頂的工作,才是最繁瑣和費時間的。”
他後世在B站瞎逛的時候,曾經無意中看到一條影片,三個熟練的工匠打造一副16世紀的胸甲,即便是有了自動鍛錘的輔助,總體時間的花費,也在一千個小時之上!
當然了,他們擼出來那一套板甲,胸甲前部的厚度是高達6毫米的土豪甲……
不過即便是換成胸甲騎兵們大量裝備的2毫米胸甲,工時起碼也要好幾百個小時。
所以就算是到了拿破崙戰爭時期,歐洲各國很多名為胸甲騎兵的騎兵,其實身上根本沒有胸甲可穿……
無他,沒錢。
在這個擁有三十萬常備軍,其中騎兵近八萬的大秦,這同樣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扶蘇的計劃是先給精銳的具裝騎兵換裝,畢竟板甲要比扎甲輕一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戰馬的負擔。
接下來才是輕甲騎兵。
至於步兵?
嗯,軍隊需要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