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宰。

也就是管家。

其中不乏有尉繚、公子衍這樣大佬的管家。

不過在這本小冊子上,他們連同自己的主人一起,都只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客戶,或者說,肥羊……

事情的起因,是扶蘇搞起的工業升級計劃。

其實說白了,就是有色玻璃的銷量接近飽和,扶蘇準備擴大產能,降低成本,讓玻璃走進更多的中產以下家庭。

但這就牽扯到了另外一件麻煩事。

因為那些泛著綠色的玻璃窗,在半年前的時候,很多狗大戶都是加錢才買到的。

如果貿然降價的話,也許會導致這些人的不滿。

所以玻璃澄清劑就派上了用場。

當無色透明的玻璃出現的時候,特別是章臺宮等皇家宮殿率先使用了之後,咸陽城頓時開始暗流湧動。

好想擁有!

這是所有參加過朝會的大佬們心中最真實的想法。

只是擔心這會不會是皇室專用,很多人只是盤桓觀望,並沒有貿然出手。

所以,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個託了。

當李信在家中召開宴會時,無意間讓眾人看到了一座玻璃花房時,第二天,玻璃工坊前門庭若市!

當然了,無色玻璃的價格比有色玻璃貴五倍,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當眾人對無色玻璃的價格表示太貴的時候。

負責研發、製造、銷售無色玻璃的石室令徐亢,黑著本來就很黑的臉說道:

“你知道澄清劑製作的有多不容易嗎?你知道坩堝前的溫度有多高嗎?這是蠍子拉屎獨一份的東西,你嫌貴,我還嫌貴呢!”

就在眾人準備問他玻璃保不保熟的時候,徐亢畫風一轉:“按照陛下的說法,列位都是國之股肱,再加上都是玻璃工坊的老顧客了。”

“所以凡是購買過有色玻璃的,再次購買無色玻璃時,可以享受七折優惠,買的越多,省的越多喲,親!”

這四捨五入之下,基本就是不要錢啊!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

於是,就有了扶蘇手中的這本小冊子,以及徐亢上的一本奏疏。

在奏疏中,他控訴很多朝中大佬道德敗壞,明明之前沒有購買過有色玻璃,但不知道從哪個垃圾堆裡撿了一塊玻璃碎片,硬是冒充老顧客,逼著玻璃工坊把無色玻璃七折賣他,真真是薅羊毛薅到了皇帝頭上,他這個石室令能忍,扶蘇這個皇帝絕對能不能忍!

不,朕能忍!

扶蘇面露微笑,在徐亢的奏疏下方寫道,都是國之股肱,他也不忍多加斥責,再有此類事情發生,還是賣了吧,就當體恤臣工了,不要再拿著掃帚把人家趕出去了哦,乖……

他放下毛筆,簡單算了一下預售的金額,覺得擴建玻璃工坊的錢有著落了。

在二期計劃中,他是準備大量生產玻璃罐頭用的。

按照之前幾次商業活動來看,秦國這個農業社會的經濟水平太低了,秋天收穫的紅糖,即便是運回來一個郡的產量,都很有可能會讓整個市場瞬間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