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里正曾隨武成候滅楚有功,晉爵不更,一身的傷皆是為秦國所受!閣下身為秦國公室之後,未免有些出言不遜了吧!”

里正回頭呵斥:“季布切勿多言!”

扶蘇正正衣冠,向里正拱手一禮。

里正趕忙上前攙扶:“公子爵位在我之上,該是我向公子行禮才是!”

扶蘇再次拱手說道:“不論爵位,只是拜老丈為國之功!”

扶蘇指著西邊的農田接著問道:“田壟上耕作的農人,不知老丈可否認得?”

里正笑了笑說道:“認得認得,那是我的兒子,仲豹。”

趕巧了不是?仲豹,他是不是還有個哥哥,叫伯虎……扶蘇點點頭,請里正帶他到過去看看,他想要親自了解一下曲轅犁和冬小麥的推廣情況。

里正欣然同意後,帶著扶蘇一行人穿過里門,出了牆垣,前往正在耕作的田壟。

那個叫做季布的年輕人也跟了上來。

扶蘇回頭瞄了他一眼,沒放在心中,季布這個名字很熟悉,成語千金一諾的主人公。

不過那個季布是楚人,應該不會出現在關中,而且看他和里正的關係,應該只是重名。

沿著各家田地交界的道路,往東又走了將近一里地,才最終走到了要到的地方。

“阿翁!”扶著曲轅犁的男子轉頭打了聲招呼後,繼續扶著曲轅犁耕田。

一個光著膀子,只穿了一條短褲的六七歲的小男孩,牽著一頭體型健壯的黃牛不緊不慢的在前走著。

長期日照過於充足而又營養不足,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顯得黝黑而又精瘦。

據里正所說,他家老二幾年前跟隨蒙恬在北邊打匈奴,僥倖砍死了一個匈奴人,被封為公士,所以不光有眼前的這一百畝爵田,還有另外一百畝的授田。

不過那一百畝田在另外一邊,由一個無爵位的庶子幫著耕種。

扶蘇點點頭,並未言語,公士嘛,二十級軍功爵最下一等,除授田外,令有一頃田(100畝)、一宅(30步見方的土地為一宅)的宅基地,還有一名庶子(沒有爵位的平民男子)幫著幹農活。

他此時的心中所想,是馮劫等人在始皇帝葬禮當天,對他所述說的民生之難。

眼前的這塊爵田,共有一百道長條,每道長條稱為一畝,每畝寬一步,長約240步,一步等於六尺,相當於後世的1.38米。

每兩畝之間用一條小道‘陌’隔開,與他人的農田則用寬三步的‘阡’隔開。

這就是‘阡陌’這個詞的由來。

田地的四角都被堆起了一個方方正正的土堆,叫做‘封’,再用四條被稱作‘埒(liè)’的土垣,將封連起來,用來標示地界。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秦國的一百畝地,換算成後世的大小,應該在30市畝左右。

折算起來,兩萬平方米,十三分之一個鳥巢體育場大小!

這麼大片土地,居然還養活不了一家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