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隴西郡守李信(第1/2頁)
章節報錯
“皆壯士也!”扶蘇長嘆一聲,輕輕擦掉眼角的淚珠。
李信雙手交叉,拱手說道:“陛下勿需如此,此臣等應做之事。”
扶蘇長嘆一聲,說道:“將死難的秦吏、縣卒的幼子,接到咸陽編入羽林軍,為國之羽翼!”
隨即向大帳角落裡的給事中們說道:“傳詔有司,以此為永例,凡是為我大秦戰死之將士遺孤,不能承襲爵位者,統統接到咸陽,編入羽林。”
李信皺皺眉,問道:“陛下,何為羽林軍?”
他一直駐守在隴西郡,平日裡也只留意朝中大事,對於扶蘇在上林苑設一新軍之事,並未知曉。
於是扶蘇向他解釋了一番,重點說了羽林軍的待遇,以及日常安排,既上午演武、做工,下午則由諸子百家的學子講學。
李信越聽眼睛睜得越大,為國羽翼這四個字一出,羽林軍將來必然是陛下的親軍。
在此軍中晉升的機遇,必然不遜色與邊軍。
再加上由諸子百家的學子講學?
那可比在老家要強出一百倍了!
雖說這時候大秦的純文盲並不多。
因為除了亭長要拿著法條為鄉民講法之外,而且每年收租稅的時候,典田也要到鄉間向黔首們公佈個人應繳的賦稅。
所以但凡有點上進心的黔首,都會學上一點文字。
只是照陛下所說,羽林軍可是一支上萬人的新軍,陛下從哪弄了那麼多學子?
於是李信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因為李信正巧問到了扶蘇自覺很是得意的一件事,所以他擺擺手,示意李信坐過來,準備仔細的講給他聽。
卻不料李信剛一坐進,腹內頓時傳出一陣轟鳴之聲。
李信趕忙拱手說道:“臣失禮了!請陛下見諒。”
扶蘇哈哈一笑,不以為忤:“無妨,朕其實也餓了。等下讓尚食令送些吃食來,咱倆先少吃點墊墊肚子,一會還有酒宴呢!”
“謝陛下!”
俄頃,韓讓指揮著幾名內侍擺上了兩張長案,長案上擺著幾樣醃菜、切成厚片的羊肉和大餅。
大帳中心的紫檀木矮几上放著一隻獸紋青銅炭爐,地上鋪上了一層緋色的地毯。
幾名樂工開始演奏天子雅樂。
用餐結束之後,扶蘇接著剛才的話題說下去。
“其實朕也沒有那麼多士子,不過朕曾聽聞,儒家有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用於羽林軍中也是如此,一名老師,就是授課計程車子,他為千人講學,其中必然有舉一反三的聰穎之輩,也有心智駑鈍,需要反覆教習之人。”
“將這些人分為上中下三等,老師在講授新學之時,只負責上等,然後上等學會了之後,去教授中、下二等。”
“再之後,老師只需答疑解惑,監督中、下二等的學習進度。”
扶蘇笑了笑,說道:“當然,上中下並不固定,考評為上等者,每月獎勵一石粟米的口糧,中者無賞無罰,下者按軍規處罰。”
既第一次考評為下的,打三下,第二次打十下,第三次則‘熟笞之’,也就是往死裡打!
按照扶蘇所定的標準,只要不是痴呆兒童,隨隨便便就可以考評為中!
因為中的要求是,每旬認三十個字,平均一天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