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藍田工業園(求推薦求收藏)(第2/2頁)
章節報錯
“入冬之前,至少可以在工、工業區建好五十座高爐。”
“按現有情形來看,每天可開爐兩次,每次鍊鐵兩千多斤,每爐產鐵四千斤以上!五十座高爐,就是二十萬斤!”
聽到司馬昌話,扶蘇身後的馮去疾、蒙恬等人一副驚呆了的樣子,看的扶蘇一陣好笑。
就算是建起100座高爐,年產鐵也不過四萬噸左右,在後世,限產之前的唐山市日均產鋼50萬噸……
差距啊!扶蘇在心中默默嘆氣,作為一名穿越者,他深深知道,鋼鐵的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強大與否的標準。
鐵,不僅僅可以用來鑄造優質的兵器,更重要的是,鐵器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夢想,就是在有生之年裡,坐著火車去南海畫個圈……
扶蘇看著司馬昌問道:“如此擴建,匠人的數量可夠用?”
司馬昌拱手說道:“回陛下,夠的!”
“秦律:工師善教之,故工一歲而成,新工二歲而成。能先期成學者謁上,上且有以賞之……”
扶蘇點點頭,這是《均工律》中的條文,意思是師傅需要盡心盡力教授徒弟,評價標準是有經驗的一年學成,沒經驗的兩年學成。能提早學成,提交申請,有獎賞。
當然,反之肯定有懲罰……
現在工業園中工作的人,大多都是從驪山工地和阿房宮工地上轉過來的,有著相關技能的工隸臣,也就是有工作經驗的奴隸。
所以司馬昌敢在扶蘇面前說匠人的數量夠用。
扶蘇接著說道:“園中糧食可充足,不足的由內史糧倉中調撥。每天干重活,吃不飽可不行!”
司馬昌詫異的看了一眼扶蘇,似乎沒有想到扶蘇真的會關心隸臣的伙食問題。
他躬身行禮後說道:“陛下仁厚,乃天下人之福也!”
“園中糧食充裕,按陛下當日吩咐,工隸臣每日發粟米一又三分之一斗,醬半升,菜羹一盤……工隸妾日發粟米三分之二斗,菜羹一盤。”
工隸妾,就是女奴隸,她們的口糧之所以會少很多,是因為老一輩曾流傳過這麼一句話,輕工不輕,重工不重,說的就是女性在不同工業體系下的待遇。
重工業,就是類似冶金一類的行業中,女人一般以做雜務為主,並不會參與生產一線的重體力勞動。
扶蘇看了一眼身穿赭衣(囚服)忙碌中的隸臣,從他們雖然看上去幹瘦,卻強健有力的樣子可以看出來,他們確實吃飽了。
值得一提的是,隸臣身上的赭衣,是他們自己掏錢買的,並不像後世一樣,由政府免費發放。
《金布律》中明文規定,成年男性冬裝110錢,夏衣55錢;小孩冬77錢,夏44錢……
秦法嚴苛啊!扶蘇默默搖頭,看著從不遠處低頭快速走過的一隊隸臣,發現相比於在驪山工地見到的,這裡的隸臣顯得精氣神十足。
也是,相比於原來的生死難知,工業園中的工作雖然累一點,但是每天的定額口糧基本吃不完,而且工錢也從原來的日6錢,漲到了日10錢!
而且扶蘇還下令,幹滿五年,可自行決定回老家重新編戶,做一個農夫;或是留在這裡繼續做工,日15錢,公食!
對此,隸臣們私下裡迅速達成共識,傻子才回老家做農戶哩!
而這也是扶蘇所樂見的,工業化最缺的是什麼?
是推薦票(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