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扶蘇的話,公子衍很明顯的愣住,瞳孔猛然放大。

幾乎是下一個剎那,他嘴角微微抽搐的問道:“陛下因何而有如此的想法?”

這個問題問得好……扶蘇略微斟酌了一下語氣說道:“先皇帝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陛下好文采啊!”公子衍撫掌而嘆。

對不住了賈誼,不過朕已經將爾父徵辟為太中大夫,秩比千石,這樣你一出生就是官二代了……扶蘇心安理得的接著說道:“然而遠方之黔首未集,秦雖有挾書令,強令天下人以法為教,以吏為師,但各家學派,依然如故,何也?”

公子衍吶吶不言,他秦墨實際上當家人的身份,在誘捕張良的行動中徹底暴露,所以他對於扶蘇重提挾書令,既有些擔憂,又有些欣喜。

擔憂的是扶蘇會因為他是墨者的身份,將他九卿的職務免除,畢竟當年冊封扶蘇為太子的詔書上,有一句‘篤行秦法’,而墨家是有著自己迥然與秦法的律令的。

欣喜的則是聽扶蘇的語氣,有可能解除挾書令,這就給了墨者們一個洗白自己,重新上岸的機會。

嗯,其實挾書令主要打擊的是六國史記和詩、書,即詩經和尚書。目的是禁止儒者以古非今,但其他學派的要是蹦出來,大棒子抽死他也是分分鐘的事情……扶蘇不理睬公子衍的小心思,繼續說道:

“人一過百,形形色色,以秦律治理國家容易,但要用一種學說,來教化天下就未免有心無力了。”

“古人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

“朕繼皇帝位,代天牧民,所以自然德行無雙,此為立德!”

“朕繼皇帝位,征討不臣,拓土開疆,所設之金城郡,其疆域遼闊,物產豐饒,不輸於韓、魏之國,此為立功!”

“唯獨立言,天下黎庶千千萬萬,若是讓朕一人去教化,終是鏡中之花,水中之月。”

“所以只有朕為墨之矩子,儒之聖人,執諸子百家之牛耳,方可成就這三不朽!”

“朕既國家,朕不朽,則秦國不朽!只有歷代秦帝不朽,大秦,才可傳之於二世,三世,乃至於萬世!”

公子衍看著扶蘇的慷慨激昂,眼睛越睜越大,最終整個人都呆住了。

此時此刻,他有一種面對著始皇帝,不,此時的扶蘇雖然和他面對面的坐在馬車之中,但隱約之中的威嚴,比始皇帝更甚。

這讓他情不自禁的低下了頭,低垂了平視著扶蘇的眼睛。

不可直視神!

扶蘇卻並沒有想到他那些冠冕堂皇的話語給公子衍帶來的震撼,他有一句話一直沒有明說。

那就是輿論的高地你不佔,自然就會被別人佔據。

比如後來的漢朝,劉小豬藉著儒家公羊派的天命學說,成功使得‘皇帝’、‘中央集權’這個誕生了百餘年的新觀念深入人心。

皇帝是上天的兒子,是天下德行最高的人,是行走在人間的真神,所以天下人都要服從皇帝。

但福兮禍兮,這一套天命學說,間接為王莽代漢提供了理論支援,既傳國易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