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蒙穎:立字據!(第2/2頁)
章節報錯
扶蘇看了一眼車隊最後,騎在駱駝上的胡商,覺得戰馬的問題需要由他們解決!
汗血馬和阿拉伯馬倒是不急,畢竟種馬的繁育工作是以十年計算的。
扶蘇想要的,是隨著亞歷山大東征而傳到了大宛的苜蓿草!
這可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單不說這是一種優質的牧草,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可以用來餵養馬騾、牛羊等。
嗯,人也可以吃!
最重要的,這是一種耐鹽鹼植物,而且可以有效改良鹽鹼地!
比如太原郡以北的很多地方,因為年降水量的問題,土壤鹽鹼化,糧食產量一直不高。
而有了苜蓿之後,完全可以莜麥、苜蓿輪作,既改良了土壤,又可以發展利潤比較高的畜牧業。
而且牲畜多了,糞便就多,土壤就會肥沃,畝產就會提升,然後又可以飼養更多牲畜!
就這樣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而其他的郡縣也可以這麼做,利用田間地頭的土地種植苜蓿,不僅可以當菜吃,也可以用來餵牛。
至於胡商帶來的駱駝,其實扶蘇有心將它們強行買下的,但考慮到帝國的顏面,於是作罷。
反正商人逐利,胡商們這一次在秦國獲利了,下一次必然要組建規模更大的駝隊。
到時候何愁搞不到駱駝!
畢竟他現在採用的戰略守勢,只對強大的威脅和足夠的利潤興師。
駱駝的能力強在可以透過沒有道路的荒漠地區,若是論及沿著修建好的道路,駱駝的運載量充其量和驢車相仿。
金城郡和關中之間有水路相通,所以並不缺少運力,扶蘇想組建的駝隊,是為了將來探索西域用的。
他腦海中的地圖,是自駕遊時的公路地圖,雖然和兩千多年的道路大致重合,但沿途生活的是什麼國家,都有哪些風土人情,重要的是可以為大秦提供哪種原材料,以及成為哪種商品的傾銷地,這些扶蘇一無所知。
一瞬間,扶蘇有了一種玩後世探索類遊戲的樂趣。
不過這也正常,在他看來,漢武時期張騫鑿空西域的壯舉,可以稱得上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地理大發現!
而這一次,主導者是中國人。
唯一可惜的是,由海洋方向開始的地理大發現,主導者卻並不是中國人。
從那以後, 華夏開始慢慢落後於西方世界,最終有了百年恥辱!
只是對於現在的扶蘇而言,海洋方面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
他首要解決的,是眼前這條渾濁的渭水。
傳說商君說過,渭水湯湯,在秦無險,可謂天賜佳水。
但在扶蘇看來,此時的渭水只可用於灌溉,卻不再適合通航了。
無他,泥沙含量太高,於是就有了詩經中‘涇以渭濁,湜湜其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