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元年臘月初六,扶蘇車駕終於到達雍城。

不過在他下榻寢宮之前,還需要先一步前往秦非子等歷代秦國先君的宗廟祭拜。

扶蘇按照禮官的要求,不停跪拜的時候,突然覺得應該儘早生一個兒子,並冊立為太子。

這樣以後類似於這種小規模、但儀式繁複的祭拜可以讓太子去做,自己在一旁優哉遊哉的摟著孩他娘看著就行。

跪、拜,獻上祭品;跪、拜,獻上祭品……

扶蘇決定等到臘祭之後,再對這裡的宗廟進行改造,效仿後世的太廟,在祭祀的時候,把牌位集中到一起,一波流……

只是當他這個念頭出現在腦海中的時候,秦非子的牌位似乎莫名搖晃了一下。

嗯,一定是錯覺……扶蘇收攝心神,將祭品放在供桌之上。

其實若是較真的話,雍城雖然是秦人舊都,但卻並不是秦的祖宗所在之地。

秦是高陽帝之女,女修的後人,女修生大業,大業生大費,大費在禹王時賜姓為嬴,之後到了商朝,蜚廉是商紂的臣子。

蜚廉生有兩子,一名惡來革,這是秦人的先祖,第二個叫做季勝,他是趙人的先祖。

武王伐紂時期惡來革戰死,蜚廉帶著族人向東投奔奄國,之後追隨紂王之子,武庚。

周成王時,武庚聯合奄、徐等十七國反周,卻被周公旦、伯禽父子和姜太公聯合鎮壓,史稱三監之亂。

武庚兵敗被殺後,嬴姓之人被強行遷徙至‘邾[zhu]’,也就是現在的甘肅天水一帶。

因為秦人的祖宗惡來革死的早,再加上季勝的兒子孟增受到周成王喜愛,所以季勝這一支嬴姓族人就逐漸顯赫起來。

季勝生孟增,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善於駕車,追隨周穆王駕車平叛,於是受封到了趙地,成為了趙國的祖宗。

而惡來革這一支嬴姓族人則混的比較慘。

惡來革生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

非子擅長養馬,受到周孝王喜愛,周孝王本來是想讓他成為大駱的嫡嗣,但大駱的老丈人是申候,申候為了自己親外孫的嫡子地位,向周孝王提出抗議。

周孝王無奈之下,乾脆‘使非子復繼贏氏祀’,並賜予了非子一小塊封地,讓他為自己繼續養馬。

於是非子的後人就成了嬴姓的大宗。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非子養馬的犬丘,也就是今禮縣鹽官鎮,在後來的很多年都是西北地區最大的騾馬市之一。

到了秦莊公元年(公元前821年),周宣王召見秦莊公兄弟五人,派給他們七千士兵,讓他們率領前往討伐西戎,秦莊公大勝而歸。

周宣王於是封秦莊公為西陲大夫,並將原大駱之族所居住的犬丘(禮縣)之地也賜給秦莊公作為封地。

秦莊公共有三子,長子名為世父,世父以‘戎王不死,死不休戰’唯由,帶人死磕戎人,將位置傳給自己弟弟,也就是後來的秦襄公。

平王東遷,秦襄公派兵護送,以功封諸侯。

之後襄公生文公,文公生靜公,靜公早夭,其侄兒憲公繼位。

憲公之子名為武公,武公東征西討,使秦國勢力達到關中渭水流域。

武公死後,其弟德公繼位,遷都雍城,並在這裡修建祭壇,用來祭祀天帝。

之後漢承秦制,同樣在雍城祭祀天帝,只是劉邦為了籠絡關中秦人,自命為黑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