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元年臘月初五,在祭祀了孝文王的壽陵之後,車隊開始全速趕路,參乘的公卿、命婦、貴女們各自返回了自己的馬車。

“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築室於茲。”

……

戚蕊兒盤坐在扶蘇寬大的馬車上,撫琴而歌,她唱的是詩經中一首大雅。

其中‘周原膴(wu)膴,堇荼如飴’,指的是周文王、武王的肇基王跡之地,雍城。

只不過在烽火戲諸侯之前,這塊地方就被戎人侵佔了。

周王室偏安鎬京,這一時期和戎人血戰的,是一支重新繼承了嬴姓的秦人。

之後平王西遷,秦人連續數代不顧死亡,血戰連連,重新將這塊地方奪了回來!

於是,雍,就成了秦的肇基王跡之地。

不過這一切和戚蕊兒撫琴而歌沒多少關係,她之所以唱這首歌,是為了坐在另一邊,手中拿著沙盤,一雙豆豆眼飽含熱淚的嬴陰嫚。

嬴陰嫚今天的功課,就是背會這首大雅,並且默寫出來。

朗讀並背誦全文……扶蘇心中一陣暗爽,找到了幾分後世里語文老師的快樂。

他面無表情的拿著一卷竹簡,處理從咸陽送來的奏疏。

說來很多人不信,古代皇帝大多短命的原因,在於他們經常又累又餓。

以扶蘇為例,即便是有蕭何、陳平這些‘秘書’的幫助,他每天的工作時間,也一樣接近了十個小時。

有時左擁右抱的履行完夫妻義務之後,閤眼睡覺的時間,差不多就到了凌晨一點。

然後雞鳴而起……

看當日狀態選擇做不做早操,如果不做的話,一般要召見幾個博士,聽他們上課。

是的,上課!

批錢糧相關的奏摺,需要掌握會計技能;

批建築相關的奏摺,需要掌握精算技能;

批軍事後勤相關的摺子,不僅需要會算數,還要掌握一定的軍事素養;

至於涉及刑獄方面的奏疏,更是要精通秦律……

雖然扶蘇是個工科生,他並不需要補數學課,但很多經史子集相關的典故,卻需要惡補。

常言道活到老學到老,雖說並不提倡皓首窮經,但起碼要做到能看懂別人奏疏上寫的是什麼吧!

什麼事情都需要向別人詢問,那還要皇帝做什麼?

扶蘇有過統計,他每天閱讀的奏疏,基本上在一到兩萬字之間。

聽起來不多,可這他喵的是文言文!

兩三個字就是一句話,資訊量爆表!

事情五花八門,從蠻夷動向到哪個縣要判人死刑這種情況多不勝數。

更有甚者,裡面還有不少像作者一樣拼命灌水的二貨……

嗯,好像有什麼了不得的事情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