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擊強扶弱(第1/2頁)
章節報錯
蒙恬略一思索,隨即說道:“冒頓鳴鏑弒父,出手果決,有梟雄之資。說來慚愧,臣和麵對面的較量過三次,雖然每次都斬首數千,擄掠無數,但每次都讓冒頓逃了……”
呵,你這是凡爾賽本賽,不,是咸陽宮本宮了……扶蘇在心中吐槽,但考慮到其中兩次自己都親自參與了,雖然那時候匈奴單于還是頭曼。
蒙恬不知扶蘇心中所想,只是無意間瞥到了羌瘣豔羨的神情,心中浮現出扶蘇說過的一句話,英雄遲暮,美人白首。
他在心中嘆了一口氣,接著說道:“臣這次和匈奴作戰,發現他們已經不再使用數年之前的戰法。”
羌瘣聞言詢問道:“數年之前的戰法?”
上次北擊匈奴的時候,羌瘣和李信一起出隴西邊城作戰,保證蒙恬軍團的側翼安全,所以並沒有直面匈奴。
蒙恬向他解釋道:“匈奴人盤踞河西之時,除了逐水草的遊牧之外,也曾在陰山以及賀蘭山一帶開墾農田,只是刀耕火種,效率極低。”
“也因此,當我軍對他們發動攻擊的時候,好幾次大規模的戰鬥,都是圍繞著這麼農耕區展開,所以那幾仗雖然傷亡慘重,但斬首也多……”
扶蘇沉默不語,就是因為傷亡過多,所以蒙恬雖然卻匈奴七百餘里,但卻無緣封侯。
歸其原因,就在於匈奴人佔據著陰山以南的河套平原,再加上不少躲避戰火,投奔匈奴的林胡,秦人、趙人。
匈奴得以空前壯大,不止在河套地建立了簡易的城池,甚至還掌握了鍛造青銅武器的技術。
如果不是始皇帝果斷出手打斷了他們的文明程序,只怕綿延百年的漢匈之戰就會提前上演!
而秦人和趙人投奔匈奴,其實也很好理解。
孔夫子曾言,苛政猛於虎也!
戰國末期,各國之間的戰爭烈度直線上升,動輒都是徵發數十萬人參戰,對民力的盤剝可想而知。
所以秦、趙、燕修建的長城,一方面是防止遊牧入侵,另一方面,也是控制本國的逃民。
“現在的匈奴人因為沒有了城市的羈絆,所以作戰之時機動靈活,飄忽不定。”蒙恬邊回憶邊說道:
“譬如臣此次出戰,匈奴人大軍就分成兩部,其主力精銳和驅趕著牲畜的牧奴脫離……”
扶蘇聽蒙恬這麼一說,心中想起了後世的大國重器,航空母艦。
如果按照匈奴人的戰法,部落就像航母,騎兵就像艦載機。
部落停留在相對安全的後方,騎兵脫離部落來去如風,有利則進,無利則退。
嗯,好像後世裡蒙古西征的時候,也是用的這一套戰法……
果然,戰術思想都是相同的。
羌瘣笑著說道:“若依太僕之言,如果要徹底解決北方邊境威脅,就是以長城為依託,以騎兵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