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元年臘月二日,皇帝法架自咸陽向西而行,整個咸陽的官署除留下一兩名屬官之外,餘者全數隨行。

前導開路的,依然是靜室令公子昶,他親率三千鐵騎以及數十輛鼓車、樂車行進在佇列之前。

再然後則是此次受閱的,從內史、上郡、北地郡、隴西郡挑出的良家子,身高均在八尺左右,共計一萬兩千人。

因為扶蘇曾透露過,要在他們中挑選出三千人編入期門軍,隨侍皇帝架前。

所以這些良家子們各個踴躍,行走間昂首挺胸,龍驤虎步。

秦軍之後,則是灌嬰從上郡帶回來的五千名胡騎。

經過了鹽池一役,他們中有很多人也立下了軍功,不過考慮到他們不善種田,且家眷多數已經送到了官方牧馬場,所以扶蘇將他們的土地收入折算成五銖錢發了下去。

所以這些胡騎們頭戴爵弁,身上穿著花花綠綠的絲織物,騎在矮馬上喜氣洋洋。

扶蘇簡直愛死了這個草原人沒有民族主義的年代。

當他駕幸胡騎營的時候,迎接他的是山呼海嘯般的呼喊,數千人跪倒在地,大力捶打著胸膛向他宣誓效忠。

儘管扶蘇並沒有聽懂他們說什麼……

但他知道,在當時的氛圍之下,他馬鞭所指的方向,即便是刀山火海,這些胡人也敢衝過去!

淳樸,太淳樸了!

扶蘇感動了一會後,留下了幾個魯地來的儒生,教授胡人們忠君報國的思想。

他有些期待,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胡人中能出幾個金日磾、哥舒翰……

胡騎之後,則是三公九卿的車駕,每車之後有騎吏四人,各帶一百名甲士,手持棨戟,揹負強弩。

按照禮制,皇帝大駕出行的時候,公卿們需要在皇帝架前引導。

隊伍中段,則是郎中令蒙毅親自帶隊的一千兩百名宮門衛士。

這些人最低也有上造爵位,是真真正正的老秦人,其中有些人的血脈可以追溯到秦襄公時期。

在秦國的體系中,這些才是堪比御林軍的存在。

宮門衛士之後,則是被數百名郎騎簇擁著的金根車,只是此時的金根車,已經和當初始皇帝坐過的完全不同了。

這是公輸軌親自帶隊,數百名工匠齊齊上陣的結果,終於趕在出行之前將四輪馬車打造成功。

車廂下方上圓,按照禮法這就做‘輿方法地,蓋圓象天’。

兩個碩大的後輪各有輪輻三十,以代表一月有三十天;

因為是封閉式的車廂,沒有傘蓋,所以車廂頂部就用金粉畫了二十八星宿。

馬車之後插了兩面太常旗,十有二斿,九仞曳地,以代表這是皇帝御車。

此刻為扶蘇駕車的,依然是車府令楊喜,本來該駕車的太僕蒙恬,則和太尉羌瘣一樣坐在御車中,享受參乘的榮耀。

御車之外,隨行的還有幾架副車,以及安車、立車、耕車、戎車、獵車、輕車等一百零八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