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以目示意馮去疾等人,讓他們去看看托盤上的銅錢。

鄭國最先顫巍巍的走了過去,這並不是老先生腿腳不好,而是這一時期的皇家園林不僅佔地面積大,而且講究一個高大巍峨。

勤政殿雖然不高,但從地面,到大殿的正門,需要走兩百四十節臺階,爬升高度為三丈六尺。

也就是說,勤政殿是建在小三層樓那麼高的臺基之上的。

一個年近七十的老人,在隆冬臘月裡,徒步走了好幾裡地才走到勤政殿門口,之後又要爬兩百多節臺階,在寒風中等了許久,最後又因為假幣的事情和蒙毅舌戰一番……

純粹是累的!

造孽啊!

扶蘇微微搖頭,將自己內心尊老的想法驅散,指著托盤上的錢幣說道:“這就是朕準備用於取代半兩錢之物,每錢重五銖,所以朕命名為五銖錢。”

對不住了劉小豬,朕會對你有所補償的!

扶蘇所說的補償,就是有機會了派人去將他曾祖母魏媼之女薄姬請到宮中享福。

據說疑似為野生穿越者的許負曾預言薄姬為天子之母,唯一不妙的,也許就是這時候她已經做了魏豹的側室……

嗯,這其實是優點!

新婦,既保持了少女的清純,又增添了少婦的嫵媚!

天不生曹公,萬古如長夜啊!

鄭國聞言,拿起一枚五銖錢仔細打量起來。

和上面印著半兩二字的秦半兩一樣,五銖錢正面也印了五銖二字。

扶蘇在製作錢範的時候,幾乎是原封不動的抄襲了五銖錢的設計原理。

在外觀上使用了外廓和內廓的雙重設計。

其中外廓技術,是在錢幣邊緣凸起小小的一道邊,這樣就能在流通中保護錢文,使文字不易磨損。

不過在扶蘇看來,這樣的一道凸起可以有效避免奸詐之人偷偷磨損一部分錢幣,將磨下來的碎屑收集起來,重新鑄造牟利。

後世裡硬幣邊緣的凸起和花紋,大多就是用來防止這個的。

蒙毅拿起一枚金燦燦的五銖錢,上下看了一番,故意對扶蘇說道:“陛下,新錢是不是太小了些?”

扶蘇笑著說道:“經過朕的反覆試驗,這樣重量的錢幣,可以在根源上杜絕假幣的流通。”

“因為在此規格之上,如果再小一些的話,就會顯得特別明顯,而如果大一些,則私鑄錢幣者就會無利可圖!”

扶蘇所說的反覆試驗,其實是歷史的選擇。

古希臘貨幣德拉克馬和古羅馬貨幣德納留斯,其重量也是4克左右,和五銖錢的重量幾乎相等。

而漢朝的五銖錢,一直用到唐高祖年間,屬於是國家沒了,但錢還一直流傳。

更加傳奇的是,之後各朝代雖然也鑄造本朝貨幣,但形制和五銖錢幾乎一樣,這種規制延續使用到清朝末年才結束。

受華夏影響,亞洲周邊國家的基礎貨幣也是按照這樣的標準來鑄造的,比如隔壁的寬永通寶。

可以說五銖錢的出現奠定了整個東方基礎貨幣的重量標準。

而圓形方孔錢退出歷史舞臺,和外來侵略沒多少關係,主要是因為已經有了工業化的產物,鑄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