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改良幣制(第1/2頁)
章節報錯
扶蘇看著議論紛紛、拿著兩枚半兩錢反覆比對的大臣們,心中突然想起了一個詞。
何不食肉糜。
馮劫、羌瘣等人看不出假錢的原因,是他們身居高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根本就不碰錢。
鄭國之所以能夠看出假錢,是因為他早年間曾主持過半兩錢的鑄造工作。
而假錢之所以能夠在市面上流通,則是始皇帝在覆滅六國之後,為了填補財政窟窿,所強制推行的,由《金布律》明文規定的制度。
百姓市用錢,美惡雜之,勿敢異。
也就是說,交易所用錢幣,無論好壞一併混用,不允許挑挑揀揀!
起初的本意,是強行推廣秦半兩,順便搜刮一下民脂民膏。
而現在出現的假錢,就像是扶蘇昨天和侯封聊的法、術、勢一樣,不法分子鑽了朝廷法令的空缺,來為自己謀求私利!
朝廷不是強令黔首不許拒收秦半兩嗎?
正好有利於假幣的出貨!
鄭國拱手而拜:“老臣請陛下早做定奪!”
“臣等請陛下早做定奪!”
定奪什麼?誰知道這假錢流傳了多久了?又是從那裡來的?就這個年代的刑偵手段,連張良都抓不到,還能抓住造假幣的……扶蘇雖然在心中吐槽,但還是嚴令廷尉府早日破案。
於是,姚賈的一張老臉肉眼可見的垮了下去。
不過這正中扶蘇下懷,廷尉府不能限期破案,扶蘇正好把姚賈一擼到底,讓他回家抱孫子去!
“緝捕奸人固然重要,但當務之急,是秦國的幣制改革問題!”
扶蘇藉著這次的假幣案,將自己早幾個月就提出的改革幣制問題再次提上日程。
只不過那時候他雖然已經執掌財政,但還沒有正式冊封為太子,名不正而言不順,因而改良幣制的議案被群臣否了。
扶蘇後來反思了一下,自己當時確實操之過急了一點,所思所想相對幼稚。
太常胡毋敬走上前勸諫道:“陛下,以半兩錢通行全國,乃是先皇帝所定,今陛下……”
扶蘇眼睛向下一撇,郎中令蒙毅立刻站了出來說道:“秦國之所以強盛,就是因為從不拘泥於所謂祖制。”
“因循苟且,逸豫而無為之人,可以偷安與一時,卻不能長久!”
“譬如現在,假錢之所以能流通於世,就是因為《金布律》中的刻板規定,如果將之改變,便可有效打擊造假之人!”
姚賈哈哈大笑的說道:“郎中令此言,初聞悅耳動聽,然則細想,卻可笑至極!”
蒙毅皺著眉頭問道:“吾之言,有何可笑?”
姚賈向扶蘇拱手行禮後甩了一下袖袍說道:
“譬如有一個人去集市上買鞋,因為鞋不合腳,卻要將腳趾砍掉,來湊合鞋的大小。”
“郎中令所言,難道不正是如此?”
“因為奸人犯法,卻要修改秦律?如今坊市中有劣錢流通,不去溯其源頭,反倒允許市人挑揀?”
“黔首雖然愚昧,但卻奸猾!官錢與私錢一同流通的後果,就是私錢越來越多,而官錢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