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時期,只有皇帝有資格劍履上殿,其他的公卿大臣們則必須解劍,脫鞋之後才能走入宮殿。

所以後世的權臣,一般都會給自己加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等特權。

而到了西晉時期,司馬家的一群憨批們更是有樣學樣,不僅劍履上殿、入朝不趨,還要再加上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鉞、加九錫等一套流程。

扶蘇解下腰間長劍,放在左手邊的劍架上後,擺擺手,韓讓領著幾名內侍,手中捧著幾個托盤走到殿中。

右丞相馮去疾疑惑地問道:“不知陛下今日將吾等,召到蘭池宮作甚?”

扶蘇也不答話,只是指了指內侍們手中的托盤。

羌瘣上前掀開托盤上的綢布,發現下面放的是幾枚秦半兩,於是笑著說道:

“這不是我大秦鑄造的錢幣嗎?陛下莫非是看老臣家貧,想要賞賜老臣些越冬之資?”

“區區幾枚秦半兩就能讓老將軍度過漫漫長冬?”扶蘇不以為忤的笑著說道:“朕這裡有匈奴使者送來的草原佳麗,老將軍走的時候,不妨領幾個回去暖床……”

扶蘇話還沒落,眾人頓時鬨堂大笑,少府公子袞更是一連講了好幾個黃段子,其中有幾個但凡扶蘇轉述出來,分分鐘404!

沒辦法,別說是這種小型朝會,就算是很多時候的大型朝會,這幫娛樂匱乏的老男人們,一樣會見縫插針的比著講黃段子!

雖然這種風氣據說一直蔓延到後世許多朝代,但扶蘇一直覺得,秦國這種在朝堂上講黃段子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某不願意透露名稱的某八子……

眾人笑了幾聲之後,馮劫重重的咳嗽了兩聲,作為御史大夫,維持朝堂紀律本就是他分內之事。

治粟內史鄭國走上前,皺著眉頭捻起一枚秦半兩仔細看了看,猛然驚呼道:“不得了了!不得了了!”

“治粟內史何故如此驚慌!”馮劫也拿起一枚秦半兩,上看下看卻始終沒有看出問題。

鄭國沒有搭理他,只是看向扶蘇問道:“老臣敢問陛下,此錢是從何而來?”

扶蘇迎著一眾大臣疑惑地目光,輕描淡寫的說道:“長陽街,南市。”

鄭國立刻轉身,看向內史王賀,渾身哆嗦著說道:“王內史,快快發兵,全城搜捕!這是有奸賊要壞我大秦之根基啊……”

王賀則滿頭霧水的看著扶蘇,有些不知道鄭國是怎麼了。

扶蘇擺擺手說道:“托盤左側的秦半兩, 是朕、朕之近臣在長陽街南市發現的,托盤右側的,則是朕命人從府庫中取出的。”

“經過朕的測量,左側的錢,比右側的錢每錢少了三銖!”

“而且讓朕感到驚奇的,是左側的數枚半兩,其質地規格,居然一模一樣,上稱測量,每一枚之間的誤差極低,分明是由同一個模具,批次鑄造!”

這幾枚假錢,其實是扶蘇上個月在南市逛街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的。

秦半兩錢如其名,每錢重達半兩,秦制二十四銖為兩,半兩就是十二銖。

假錢重九銖,這就意味著哪怕只要將朝廷釋出的半兩熔了,鑄成假錢,每三枚秦半兩,可以變成四枚假錢。

如果是自己私自挖礦鑄造,則獲利更多!

而假錢之所以能在市面上流通,這口鍋就又要始皇帝來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