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冬日的藍田大營人聲鼎沸,鼓聲隆隆。

在得到了陳嬰的通知之後,楊熊立刻著手準備,所有的列陣在演武場上的將士全部換上了最乾淨的衣服,並不時有手提竹鞭的軍司馬在他們面前走過,檢校著他們的儀容儀表。

當扶蘇等人策馬走入大營的時候,見到的便是一個個整整齊齊的方陣,金鼓旗幟鮮明,軍吏乘車騎馬,兵卒手持各式各樣的武器,披甲但卻不帶頭盔。

這是一貫的禮制,見天子而免冑。

走近大營之後,公子袞等人立刻放緩馬速,為了表示不僭越,於是和扶蘇保持十米左右的距離。

隨著扶蘇策馬而進,整個演武場上金鼓聲連響不絕,在各自百將的帶領下,上萬士兵或以劍盾相擊,或以長槍敲擊地面,同時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

“秦國萬年!”

“陛下萬年!”

扶蘇有心回一句‘XX好,XXX辛苦了’,但隨即看到了次元位面之外的巨大河蟹,於是作罷。

俄頃,他在上百甲士以及楊熊和一眾將校的簇擁下走上點將臺。

旌旗招展間,上萬名訓練有素計程車卒按照金鼓之聲,或進或止,或擊或退,不時發出喊殺之聲,衝上雲霄,響徹四野!

扶蘇雖然在指揮軍隊以及訓練軍隊上是一個門外漢,但他知道,能夠將上萬人操練的整齊劃一,有條不紊,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如後世各國的閱兵,能排好隊依次行進的都為數不多!

所以他頻繁點頭,不時對身邊雖然繃著臉,但卻滿眼笑意的楊熊等將校讚賞幾句。

片刻之後,全軍合練完成,各軍按照預定好的順序列陣在演武場周圍。

此時登上舞臺表演的,是很多從咸陽匆匆趕來的郎將,以及今天的主角,王離長子王元。

王元將之前的寬大袍服換上了緊身的勁裝,這是一套類似於胡服騎射之後的裝束,袖口用皮質護具加固,避免影響到自己接下來的動作。

在他的面前,一字擺開了數把強弓,分別是一石弓、三石弓、五石弓和八石弓。

按照以往的規矩,他要依次拉開這幾張弓,之後才進入之後的射箭環節。

其中弓力為一石的戰弓,是扶蘇按照後世的標準重新測量弓力後所制。

要是按照秦制,24銖為兩,16兩為斤,每斤約250克,30斤為鈞,4鈞為石,現在的人動不動就開五石強弓,也就是拉力在330磅以上的強弓。

要知道後世裡幾十億人口,吃好喝好的狀態下,世界紀錄也不過200磅……

而且最重要的是,因為大秦地大物博,造弓的原料千奇百怪,所以對於弓力的測量,並沒有一個相同的標準。

舉例來說,扶蘇手中有一個秦武王所遺留下的,據說弓力為四石的鐵胎弓,實打實能開五石強弓的李柔兒拉了兩下沒有拉開,最後捂著臉跑了……

所以在測試弓力上,扶蘇按照明代的標準,上弦後再次測量弓力,於是號稱能拉八石弓的傢伙一下子消失的無影無蹤。

不過標準雖然定下,但全面鋪開還需要時間,所以軍中演武依然保持著原有的方式。

而扶蘇將戰弓的弓力定為一石,約合66磅,這是因為按照後世清代武舉考試的規定,騎射三力,即36磅,步射五力,即60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