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拱手說道:“臣以為,首推《周易》!”

嗯,這是數術家的,也是,我記得鄭國師承裨灶……扶蘇撫須不語,他想起了女相師許負,據說此人曾預言周亞夫三年後封侯,為相九年後被餓死。

嗯,有機會把這個疑似野生穿越者的小姑娘召進宮對對暗號……

公子袞拱手說道:“臣認為,當以《黃帝內經》、《難經》為首!”

嗯,這是方技家的,不,也許是因為想討好老丈人,我記得他老婆是當代扁鵲的小女兒……扶蘇想了想,覺得印醫書比印周易重要,而且方技家中還有一個流派,擅長房中術……呸,是五禽戲(華佗:?!

蒙毅見狀,拱手說道:“臣認為,當以《鄧析》、《惠子》為要!”

咦?你這五大三粗的居然是名家,整天和別人白馬非馬那種?嗯,以德服人、以德服人……扶蘇略微有些差異的看著蒙毅。

蒙毅笑了笑,說道:“臣雖生於將門,但卻出身禮官。”

之後還有名義上是法家,但暗搓搓卻要求刊印《墨子》的公子衍,以及其他分屬於不同學派的公卿。

不過大家都是隻說謄抄,並沒有說要發行天下。

畢竟,當年焚書坑儒之後,始皇帝下令銷燬了除官方藏書之外的百家之書。

當然,有許多指定類目的書籍不在銷燬之列。

比如和黃曆類似的《日書》,田姬就是《日書》的死忠粉,不到算好的時刻,都不給進入的那種……

扶蘇輕輕咳嗽一聲,打斷了眾人的議論:“以朕之見,當印《秦律》,推行天下!”

接著,他將自己所提出的,家有《秦律》可免輕罪一次的想法、以及有關雕版印刷的相應常識說了一遍。

不出預料,首先跳出來的就是御史大夫馮劫。

“陛下,臣以為此舉不妥!”馮劫拱手說道:“秦律乃國之根本,豈可輕授黔首?臣請陛下三思!”

沒等扶蘇說話,蒙毅走上前一步,先對扶蘇行禮,然後看向馮劫說道:“御史大夫此言差矣!”

“昔年商君營造咸陽宮舍之時,曾在宮門之外建一冀闕。冀者,記也,出具教令,當以記此門闕!”

“此舉何者?蓋教國人知法!知法,方能守法!”

姚賈搖了搖頭說道:“普法之事,知易行難……”

蒙毅轉頭打斷,說道:“廷尉此言又謬!難,就不做了嗎?”

“商君曾言:故聖人以千萬治天下,故夫知者而後能知之,不可以為法,民不盡知。賢者而後知之,不可以為法,民不盡賢。故聖人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名正,愚知遍能知之。”

“聖人是針對千萬人來治理天下,所以只有智慧的人理解後別人才能夠明白的道理,不可以作為法律,因為黔首不是人人都是智慧的。只有賢能的人理解後別人才能理解的道理,不可以作為法律,因為黔首不是人人都是賢能的。所以,聖人制定法律一定使它明白易懂,確定名分,愚者智者都能理解。”

“況依秦律,亭長為官府斗食之吏,當持二尺木牘,向黔首宣揚律令!然因各亭長良莠不齊,黔首雖知法,但知之不全。”

“故欲知秦律全貌之心,如大旱之望雲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