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輸軌急趨上前,團團而拜,隨即引領眾人上前。

這一幕,讓他彷彿置身榨油坊……

扶蘇向內走去,發現眼前的造紙坊,已經和他當日見到的完全變了個模樣。

原本只是用於灌溉農田的溝渠被加寬,略有些渾濁的渭水流入其中,衝擊著一溜巨大的水車,水流湯湯,水車翻滾,吱吱呀呀的聲音清晰可見。

遠處的棚子下面,是一排用泥磚堆砌的省柴灶,灶臺下填充著煤球,灶臺上的鐵鍋中熱水翻滾,水汽蒸騰。

馮去疾仔細看了看遠處的水車,向公輸軌問道:“此處立水車何用?鍋上煮著的,又是何物?”

公輸軌拱手回答:“丞相有所不知,造紙的原料經過蒸煮舂爛之後才可使用,那水車牽引的,正是用來舂爛原料的水碓[duì]。”

少府公子衍上前檢視之後,點著頭說道:“水碓似乎和舂米用的腳碓有幾分相似。”

“腳碓?”內史王賀問道。

公子衍想了一下,卻怎也想不起那名小吏的名字,於是淡淡的說道:“此亦是那名獻上公廁之法的安陸小吏所創,為此,陛下特意命人又獎勵了他500錢以及一塊木匾……”

治粟內史鄭國微微皺眉質疑道:“水碓的確省時省力,不過以之舂米尚可,若是用來舂爛竹篾紙漿,卻是不妥。

臣聽聞,水碓一旦連續運轉的時間過長,其軸心便極易磨損,不得不頻繁更換。

舂米只是一時,但舂爛竹篾紙漿卻需要日復一日長年累月,若是停止,便跟不上造紙的速度,更換起來又極為麻煩……”

扶蘇暗暗點頭,這是工程方面的大佬,畢竟在這個沒什麼精密測量工具的年代,指揮建造了和都江堰不相上下的鄭國渠,灌溉了關中數萬畝的良田。

只可惜……扶蘇微微嘆息,一言不發。

“治粟內史所言極是!”公輸軌轉過頭,向扶蘇方向拱手說道:“不過陛下所創軸承,已基本解決了頻繁更換軸心之累!”

看著眾人齊齊望過來的目光,扶蘇笑而不語:我不生產知識,我只是知識的搬運工……

公輸軌帶著馮去疾等人走到水碓邊上,說道:“和舂米的腳碓不同,此物名為連機水碓,使用立式水輪結構,只需一個水輪,便可帶動四個水碓,效率提升不止百倍!”

“諸位再看此處,這便是水輪的核心之處了!”

鄭國顫巍巍的湊近看去,發現核心處的軸承,和他常見的,裝在馬車輪子上的銅製軸承有所不同,水碓的軸承,在軸瓦和瓦蓋之間增加了一些小圓柱,看上去似乎是鐵質之物。

公輸軌解釋道:“此物名為滾動軸承,百鍛鋼所制,相比於原有的銅製滑動軸承,省力十倍,且可連續運轉兩個月以上!”

公輸軌向他們解釋了兩種軸承的不同,曾經在帝陵當過監工的公子衍說道:“吾明白了,就如同運送石料之時,在下方墊的圓木。成千上萬斤的石料,只需要少量十幾個隸臣就可以拖動!”

眾人齊齊點頭,很是吹捧了一會彩虹屁之後,繼續看下去。

架設在水渠邊上的,並非全是水碓,還有一組組巨大齒輪帶動的石磨,齒輪咬著齒輪,被外面的水車透過連桿帶動,正眼花繚亂的快速轉動。

不時有匠人走入,將外面鍋灶之內蒸煮稀爛的竹子原料運進來,緩緩倒入石磨上的兩個磨眼,然後被石磨中間接觸面上鏨[zàn]有的,排列整齊的磨齒磨碎,漿水便從石磨下方流出……

整個過程輕鬆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