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臣謝陛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時已是寒冬季節,關中的冬天變化無常,無風之時,太陽照在人身上還有些冒汗,但頃刻間起風之後,風聲呼嘯如同狼嗥,刮在臉上猶如刀砍。
扶蘇待在金根車中還不覺的什麼,這一出來頓覺寒意襲人,他緊了緊身上的紫貂皮大氅,在一眾身穿鐵甲,手按環首刀的中郎們簇擁下,向遠處的工坊而去。
蒙毅跟在扶蘇身邊,同樣身披紫貂皮大氅,只是沒有扶蘇身上的那一條厚實油亮。
這些紫貂皮是東胡人送來,慶賀扶蘇登基加冕的貢品,只是因為路途遙遠,直到不久前他們的使者才抵達咸陽。
於是扶蘇下令將紫貂皮做成大氅,賜給了蒙氏兄弟、王離、李信以及幾個宗室大佬和老丈人田假。
至於那些東胡使者,扶蘇順手就把他們扣在了典客署,藉口睦鄰友好,實則想從他們那裡探聽一些匈奴以及北方各部的虛實,
順便商討一下,在北方邊境開啟榷場,交易東胡特產的事情。
畢竟扶蘇這人心善,見不得他們生活困頓,想要把河東鹽田採的食鹽,來換一些他們用不上的人參、貂皮、牛、馬等土特產。
“陛下,這裡就是新建的琉璃工坊?”蒙毅好奇的私下張望。
“是玻璃工坊。”扶蘇糾正,但隨即搖搖頭說道:“叫琉璃工坊也不為錯。”
據說中國製作琉璃的技術,早在商周年間就有了,不過那時候的琉璃,是鑄造青銅器時的副產品。
所以在為始皇帝選擇陪葬禮器的時候,扶蘇不顧少府公子衍的反對,用宮中許多珍藏的琉璃器,替代了不少青銅器。
如果不是因為擔心工程量太大,扶蘇甚至想要把帝陵中用銅做封禁的部位,全部改為用水泥代替。
一來是為了搞秦半兩體系,必須有足夠的貴金屬儲備,二來扶蘇還想要等過段時間,鑄兩門銅炮玩玩……
至於玻璃的製作嗎,則相對簡單。
首先需要有一個耐高溫的坩堝,不過在這個青銅鑄造很發達的年代裡,不是什麼難事。
其次則是原料,石英砂、石灰、純鹼。
其中石英砂和石灰在關中到處都是,簡單的挑選和處理就行了。
最難得則是純鹼,考慮到凌冬將至,而上郡鹽湖中析出的天然純鹼還在路上,所以扶蘇不得不使用笨辦法。
那就是從草木灰中獲得。
好在這時的內史地區人煙稠密,且做飯之時大多用的都是柴草,所以草木灰可以說是要多少有多少!
當聽到朝廷要用錢來收購草木灰之後,內史地區的黔首們都樂瘋了!
大量撒幣之後,民意支援度隨之大幅提升,扶蘇也獲得了足夠多的製作玻璃的原材料。
當扶蘇和蒙毅到達工坊的時候,正巧趕上玻璃將要燒好的時間。
蒙毅看著手捧一盆粗鹽,形色匆匆的工師,轉頭看向扶蘇問道:“陛下,做琉璃還要用到鹽嗎?”
扶蘇想了想,覺得三言兩語解釋不清,於是就和他一同走上前邊看邊說。
“玻璃燒好之後,其中還會有氣泡存在,這樣的話會讓玻璃的強度、嗯,不耐用,容易壞。”
扶蘇指著蓄熱室說道:“等一下看到成品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