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沒有金坷垃,怎麼種莊稼!(第1/2頁)
章節報錯
咸陽宮宣正殿,扶蘇邊回憶,邊向鄭國等人解釋著糞便的妙用。
當然,是假託在九原軍擔任監軍時,從一位遊歷的農家士子處聽來的。
這在當時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秦國以法家為主,當年鼓吹分封的儒家士子被始皇帝殘酷鎮壓了之後,諸子百家計程車子也隨之遭殃,開始名為遊歷,實為雲遊討飯的生活。
片刻之後,扶蘇和鄭國等人達成共識。
一、在咸陽城挑選300名善架馬車的良家子,由咸陽各亭長屬下的亭父(負責本亭保潔)統領,專司每日清晨收集城中糞便,日俸15錢,自備車馬。
二、每車糞便1錢,由里正按各戶人口分配。
三、動用內史郡的官奴隸,在咸陽城外的官田修建十九處用於堆肥的場地,公食,日6錢。
四、上述費用,由少府直接從皇帝內帑中劃撥,不動用國帑。
……呵。老狐狸,真有你的!……扶蘇打量了一眼看上去老態龍鍾,顫顫巍巍的鄭國。
當他提出用錢收買糞便,用做肥料的時候,鄭國就開始隱晦的說著什麼國庫空虛之類的話,很明顯就是不想從國庫掏錢,支援扶蘇據說是從農家聽來的方法。
不過這也不能全怪鄭國,雖說中國利用糞便施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朝,但是並不普遍和廣泛。
在這一時期,施肥更多使用動物糞便,很少使用人類糞便。
而使用糞便作為肥料的方式,也相對粗暴。
那就是直接丟到田裡,這種利用方法比較簡單,效果也一般般,搞多了甚至會有反效果(糞便發酵不完全會導致糞便在田裡二次發酵,土地的溫度升高,產生燒根現象)。
所以這一時期的畝產其實很低,號稱天府之國的關中平原,畝產也才一石半……
而宋朝年間,人們掌握了在糞便中摻水這一解決發酵燒根的技術後,畝產逐漸提升為23石。
扶蘇知道,儘管自己現在是皇帝,可要想說服鄭國這種老臣在短時間內改變固有的觀點,幾乎做不到!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用事實說話,用最終的結果去證明自己。
……我要悄悄努力,然後驚豔所有人!……現在開始堆肥的話,正好趕上冬小麥的播種……等過段時間,內史郡各縣的水磨也建好了,讓這一時代的‘黔首’,也可以從不好消化的‘粒食’,轉變為更加有利於人體吸收的‘麵食’。
“陛下,王離傳來氐報,說是北地的長城即將合龍……”蒙恬等鄭國等人離去,說道:“他詢問,是否先將工期停下,等十月之後,再行合龍……”
……嗯?為什麼要等到十月?……扶蘇微微皺眉,猛然想到,秦制,以每年十月為歲首。
也即是說,現在還是始皇帝三十七年,要等到今年十月之後,才算是秦二世元年。
若是十月以後合龍,史書上就會記載是秦二世最終修成了長城。
……奇觀建造,我喜歡,就是不知道相鄰長城有沒有金錢文化加成……扶蘇沉吟良久,自己不殺王離,反而任命他暫為九原軍統帥,所以他現在這樣的舉動,算不算投桃報李,或者說,投名狀/悔罪書?
想到這裡,扶蘇微微點頭,說道:“可。”
隨即他又補充道:“太僕可想一想,該如何安置修建長城的黔首、刑徒……另外,合龍儀式,汝代朕前去吧……”
“喏!”蒙恬行禮後離去。
……
右丞相府,丞相馮去疾、御史大夫馮劫、廷尉姚賈、治粟內史鄭國相對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