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等回到咸陽,就派人出去抽點SSR回來,韓信、季布、酈商、蕭何……對於一個即將富有四海的天子而言,SSR,多多益善!不過這些人此時名聲不顯,驟然間不可能身居高位,還是透過叔孫通,重新和儒家搭上關係再說,這一時期的儒家,還是能有一定作為的……想到這裡,扶蘇站起來活動著長期跪坐而血脈不暢的雙腿。

“公子,待詔博士叔孫通有奏疏奉上。”涼棚外走進一個舉著托盤的身影。

李承,侍郎(秦官,陪侍皇帝車駕),秩比四百石,隴西郡守李信的堂侄……李信,攻楚失敗後奪爵做了隴西郡守……扶蘇腦海中閃過一組資訊,隨即看向托盤上的一大捆竹簡。

好傢伙,我直接好傢伙!這一捆起碼也要有三四斤,可我今天的120斤任務已經完成了呀!這不是逼我加班嗎?人幹事?扶蘇一邊在心中吐槽,一邊拿起竹簡,走出涼棚,藉著傍晚時分的光亮閱讀起來。

‘人大孝,在乎善繼。樞務之重,軍國之殷,繼而承之,不可暫缺……皇帝宜三日而聽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釋服……’

片刻之後,他得出結論。

這些年儒家過得不怎麼樣!

這麼短的時間內,叔孫通能透過他胡編亂造出的幾句話,硬是穿鑿附會,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大捆!

看樣子儒家是想要拼命抓住這個機會了!

既然如此……

“將這份奏疏傳閱丞相及諸位大臣。”扶蘇重新將竹簡放回托盤。

“喏!”李承向後退了幾步,然後轉身離去。

“公子,車駕已經準備好了。”新任中車府令楊喜從遠處走來。

這就是那個先是被項羽嚇的人馬俱驚,撒丫子跑了好幾裡,之後又在垓下之戰中分屍項羽,找回場子的楊喜?好像他有個後代,叫楊修,後代的後代,叫楊堅……只是現在他們家最出名的,是執掌皇宮諸門屯兵的衛尉楊端和,以及虎賁將軍楊熊。

扶蘇微微抬眼打量了一下:“好。”

……

如扶蘇料想的一樣,叔孫通的奏疏很快引起了大臣們的議論,但當右丞相馮去疾表示贊同之後,奏疏中的建議,很快就被奉常胡毋敬記錄在檔,列為永制。

於是,三天之後的咸陽宮,鐘鼓齊鳴。

身穿黑色祭服,頭戴長冠的扶蘇跪坐在皇座之下,想象著始皇帝在這裡和荊軻捉迷藏的樣子,靜靜等待著太子冊封大典的開始。

御史大夫馮劫手捧一卷帛書,緩緩展開。

“詔命:朕之皇子,唯皇長子扶蘇秉承秦政,篤行秦法,……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諸子未有及者也,可以為嗣……朕後,左右丞相諸臣朝見,擁為太子,守孝期滿著即繼位,為二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