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楊老爺子的偶然一句話,劉長江才想明白了,王老闆為什麼突然照藉口離開。

首先,楊老爺子幫的是劉長江,而不是王老闆。

對於王老闆這個人,楊老其實並不怎麼喜歡。

王老闆雖然關係比較好,可就算他的關係再好,也不關楊老爺子的事情,恐怕也比不過楊老爺子。

而且,楊老爺子讓劉巖褔過來,也是看在劉長江的面子上,是讓劉長江和劉巖褔接觸、去處這個關係,而不是讓王老闆去接觸劉巖褔。

這其中的彎彎拐拐,楊老爺子他們都沒有明說,也不會說明。

但王老闆也是人精,他肯定是揣摩到了楊老爺子的意思。

因此,王老闆才藉口離開。

劉長江又算是明白了一個道理:

察言觀色的重要性。

特別是和領導們打交道的時候,不但察言觀色重要,說話的方式、語氣什麼的,也都很重要。

這真不是劉長江所擅長的。

太費腦子,沒意思。

他還是喜歡簡單直接。

儘管如此,劉長江也不得不去學習,不得不嘗試著改變自己。

下午,還不到晚飯的時候,劉巖褔就過來了。

劉巖褔竟然也提了禮物,但也就是一些簡單的水果,這應該算是禮節,而不是禮物了。

三個人聊天,楊老爺子簡單的介紹了一下。

劉長江也就稱呼褔伯。

劉巖褔的年齡,看上去和劉長江的父親劉巖康差不多,叫福叔感覺有些不順口,叫叔叔的話,感覺有些疏遠。

聊天中,楊老爺子沒有說事情。

劉長江有些為難,也是一直沒有提正事。

一直等到吃飯喝酒的時候,劉長江才找機會提了出來,當然也不是直接請求幫忙。

而是把話題轉到了工地上。

楊老爺子也才趁機幫襯著劉長江說話。

說劉長江這小子混蛋得很,經常來麻煩他,他都一把年紀的人了,經不起折騰,也就讓劉巖褔幫幫他,看劉長江到底要搞什麼事情。

楊老爺子的話,並沒有讓劉巖褔幫劉長江。

而是說讓幫楊老,免得劉長江經常來找楊老的麻煩。

劉巖褔答應說好。

同時,楊老爺子也在提醒劉巖褔,說劉巖褔也是快要退休的人了,不要做錯誤的選擇,特別是有些事情,不能一錯再錯。

這話,劉長江基本上就只能聽懂一些了,甚至,都還不知道自己猜測的意思,是不是楊老爺子想要表達的意思。

真的是有些累。

敬酒,自然是少不了。

特別是在這個小桌上,劉長江就是唯一的晚輩,喝得自然是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