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幾個人也就回了工地。

工地上雖然一直停工,但也是需要整改,不能說就那樣一直停著不動了。

再說,幾個人住在縣城,那也是有著開支。

現在也算是老闆了,很多方面都可以大手大腳的花錢,但也不能鋪張浪費。

能節約的地方,還是需要都節約的。

現在可還一直是虧著的呢。

回到工地上,劉長江依然還是抓緊時間看書。

馮經理他們,忙著整改的同時,也在商量著如何調整計劃。

原來的施工計劃,主要是為了應對當地勢力的阻撓施工,經過這段時間以來的觀察,應該是不會再出現類似情況。

那麼,原來的計劃,自然也就已經不適應,需要調整。

這些事情,自然是不需要劉長江事事操心。

馮經理他們把計劃調整好了之後,會來請示劉長江,劉長江把關就行。

按照馮經理的計劃:

整個工地路線長度不是33公里嗎,分成三個工區,K0到K11為一工區,K12到K22為二工區,K23到K33為三工區。

分了工區,也就需要相對應的工區長。

工區長,也可以叫做施工隊長,責任工長等,一般都是由施工員擔任。

現在的施工員,只有張海濤和琚曉傑兩人,也就差一個。

按照馮經理所說,他和王總工商量了,由王總工兼任二工區的工區長。他在二工區的時候,無論是去一工區,還是三工區,也都還是比較方便。

除了工區長,也還有測量人員,本來也是配備三人最好。

但增加人,也是增加成本,李順明和鄭一博兩人也應該可以忙下來。

測量方面,也就不分工區,而是從K17斷開,K17以上的測量工作,由李順明負責;K17一下的測量工作,也就鄭一博負責。

除了工區,也還有班組的劃分。

現在的班組長,也就劉長順、白雲飛、秦宏剛、柳海波四個人。

於是,整體工區劃分情況如下:

一工區,工區長張海濤;班組柳海波,他有二十一個工人。

二工區,工區長王總工;班組白雲飛十二個人、秦宏剛九個人,總的也是二十一個工人。

三工區,工區長琚曉傑;班組劉長順,工人十七個。

這樣一來,也就三個工區同時開動,進度上肯定可以大幅度提升。

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個是變更的事情,需要儘快確定。

其二,相配套的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什麼的,以及混凝土運輸罐車等等,也都需要增加一些。

當然,這都只是計劃。

現在還處於整改的停工期間呢。

首先要做的,就是需要復工。

也就還需要劉長江再去找領導。

周瑞那裡的變更工作,0號變更是早就已經整理好了,相關資料也已經報到上面,已經在核對工程量等資料,周瑞一直在跟進。

因為劉長江要去縣城裡面找領導,周瑞也就跟著一起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