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幽淵之井(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不過,在他陷入震驚之時,這鳳凰對他說了一句很莫名其妙的話。
“你很不錯,可以是那個對的人。我也很想將這些責任寄託給你。但很可惜,我已經跟她有約了。
所以,你來早了。”
讀書人略有不解其意,連忙追問。
但鳳凰卻已經不願意多說,只是輕輕煽動了翅膀,將讀書人打暈後送出了秘境。
等讀書人醒來,腦海中已然多出了一份儒家絕學。
這是鳳凰的贈禮,也是要求讀書人對這件事閉口的補償。
如此一來,讀書人心知不能強求更多,便帶著這份絕學踏上了前往京都的路。
然而,這份儒家絕學的價值遠遠超出了讀書人的想象。
在他心目中有著至高無上地位的京都書院都沒有關於這份絕學的完整內容。
而且想要有資格學習到這份絕學也必須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也就是說,鳳凰所傳授給他的儒家絕學就是整個大宋國唯一留存的一份。
只要讀書人就這麼鑽研下去,不出十年時間,國內就無人能與之匹敵。
但讀書人也是個心高氣傲的主,不願用非常手段獲得成功。
於是,他放著完整版的儒家絕學不用,反倒是去努力學習京都書院的那份簡略版,並在重重競爭中打敗諸多敵手,成為了大宋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
位高權重的同時,他也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抱負。
讀到此處時,許安然的精神再度一凝,心有所想:“丞相?宣城人?難道說,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張賢貴口中的那位?”
帶著多重心思的許安然繼續翻閱下去,或許這本書裡也能解釋為何張賢貴這麼執著於冷靜所收藏的一幅畫。
不過,令許安然感到困惑的是,作者接下來記述的部分竟然跟上文完全無法接通,沒有描繪作者當上丞相以後的所作所為,反而是開始了遊山玩水的悠閒旅程。
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悠然嫻靜跟書籍開頭盎然的治國理政思想完全不同,就像是換了個作者一樣,他的追求變了。
而就在作者遊山玩水的過程中,他又突然想起了幽山所發生的一切。
讓他感興趣的不僅僅是那隻傳授他儒家絕學的鳳凰,還有一口詭秘莫測的井。
自此以後,作者一邊周遊諸國觀賞風景,一邊蒐集各地的民間傳聞,希望能從中獲知些關於那口井的資訊。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本文的最後,作者最終還是在一處古老的村子裡發現了關於那口井的記載。
“天下雖大,卻並非處處可往。以下七地為絕險之地,凡未領悟法則者不可輕易踏入,否則必是十死無生。
其一地名為幽淵,乃遠古時期道尊封印燭九陰之地。其本是一處深不見底的昏暗洞穴,後因道尊的封印而成為秘境。
秘境的入口是由道尊親自打造的四口幽淵之井,分佈在天下各地,鮮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