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袁紹包圍網(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垕心領神會,江東離雒陽太遠,所以對待孫氏的結盟條件向來寬泛:“子敬的話我記下了,請子敬放心,我們兩家的盟約不會改變的。”
魯肅也是眼前一亮,他還記得去歲曹操對他的承諾,在當初的盟約中曹操可也是將荊州許給孫氏的。
想到這裡魯肅不禁有些心虛,連忙又喝了一杯酒來掩飾。
王垕又看向龐統:“個人認為和荊州結盟也無不可,但我做不了主,大司馬這幾日前往河內視察,再過幾天也就回來了,那時你可自行向大司馬解釋。”
王垕說的很隱晦,好像是朝廷沒有同意和荊州結盟。但龐統還是放下心來,本來不到三成的把握一瞬間就變為了七成。
眾人皆知王垕雖官職不高,但在雒陽已經隱約能和荀彧相提並論,是曹操最信任的人之一。他的態度很多時候其實就是曹操的態度。所以王垕所謂的“個人”其實不是王垕“這個人”,而是曹操“那個人”。
(本章未完,請翻頁)
龐統心中一喜,警覺之心略微放鬆了一些,酒氣也就再次湧了上來,很快就有些迷糊。
他只隱約還記得王垕的一句話:“再過兩日,我請你們去偃師做客,到那時你們就會知道站在朝廷的一邊是正確的。”
思緒重新迴歸大腦,龐統坐在門廊前看著天空,心中不停地謀算。他在鹿門山所有弟子中最擅長數學。在他的眼中一切事都可以用數學來解釋,一切都只是機率,只要一直選機率最大的一種的可能,就一定能贏。這就是龐統的處世之道。
太陽西斜,龐統終於停止了“頭腦風暴”。他在心中自語:“這次和雒陽結盟的一事的成功機率為八成四,結盟後荊州局勢變好的可能超過九成五,我們有足夠的時間。
“只要把握好尺度,讓袁曹不停的相互消耗,我們荊州能走到最後的可能將超過三成。
“大漢,將由我們荊州士族來守護。”
不知不覺,龐統的嘴角翹了起來。
“士元,你又在曬太陽了?”
魯肅的聲音響起,他訪友回來了。
龐統再次伸了一個懶腰:“是啊,張先生說過,多曬太陽對身體好。”
魯肅微微一笑,好似真的相信了龐統的話。
“今天就不要喝酒了,咱們明天一早就要出城。”
龐統明悟:“可是明日就要去偃師?”
魯肅點頭:“我回來的路上遇到王長史的親兵,他邀請咱們明日一齊從上東門出城,前往偃師看大後日新學院教學樓建成的典禮。聽說曹操到時也會在場。”
“新學院?”龐統聽過新學院之名,但一直不清楚什麼是新學,“子敬,你可知什麼是新學?”
魯肅露出一個懷念的表情:“新學啊,你若是見了就一輩子都忘不了。”
龐統一時間滅有明白魯肅的意思,但當過了兩日,他看到那棟所謂的新學院教學樓的時候,他明白了。
新學院的教學樓是一棟六層樓高的建築,體積遠超漢末人的想象。
這哪裡是一棟建築?這明明是一個小城。
而作為典禮司儀的法正口中不停的冒出的什麼諸如“鋼筋混凝土結構”、“承重牆設計”、“防火通道”之類的詞語更是讓龐統感到陌生。
“這還真是一輩子都忘不了啊。”
————
三國小知識:
1、最有名的包圍網當然是信長包圍網,有喜歡日本戰國曆史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
2、漢末時期其實是有多方結盟的。比較有名的是袁紹、曹操、劉表計程車大夫同盟。不錯,你沒看錯,一開始這三家是同盟的關係。只是後來曹操勢力急速擴大,在曹操勢力內部雖然也有大量潁川士族的存在,但曹操還是在實質上是背叛了士大夫同盟。曹操勢力的體制是文官士族,武官曹氏、夏侯氏的文武結構,曹操也是漢末諸多主公中為數不多的不重視名氣只重視才學的人,簡單點說就是曹操沒有按照漢末士大夫體系來進行內部權利架構,也因此別士大夫集團給“開除”了。對了,另一個和曹操玩法類似的正是劉備。其他無論是袁紹、孫權、劉表其實都是主公和士族合作的關係。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