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曲終人散(下)(第1/4頁)
章節報錯
十幾日後,王垕終於見到了審配。他還記得當初答應許攸的事情,審配殺了許攸的兒子,他要為許攸報仇。
也許許攸的兒子確實罪大惡極,但這與王垕有何干系?
許攸在王垕剛穿越最迷茫的時候點醒了他,給了他一個生存下去的目標。在許攸死前,王垕答應要為他報仇,他就必須這麼做。
牢車裡的審配早已沒有了往日的神采,他看到一個年輕人向他走來。這人可能還不到三十歲卻穿著一身三公才能穿的官袍。
「你是何人?」
「潁川王垕。」
審配不由得多看了王垕幾眼:「原來你就是王垕。你不用多費口舌,我是不會投降的。」
王垕語氣平和:「我從未想過你會投降,也不想你投降,我是來報仇的。」
審配奇道:「我與你有何仇恨?」
王垕經拔出佩劍,一劍捅入審配的胸腹之中:「許攸託我來向你尋仇。」
審配強忍疼痛,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後他咧嘴笑了。
「許攸的兒子該死,殺他,我不後悔。」
然後審配閉上了眼睛。這些天他一直糾結自己沒能幫助袁尚戰勝曹軍,甚至產生了一定的自我否定。尋仇的王垕反讓他又想起自己人生中曾經做過的事情。
「原來我也曾做過這麼多正確的事情,既如此這個人生應該是沒有遺憾了吧。」
審配死的很安詳,王垕卻沒有這麼輕鬆。復仇成功的感覺並不好受,只讓人覺得無比的空虛。
幸好還有很多事等著王垕去做,光是收復冀州後混亂的行政的工作就讓王垕忙的不可開交,而北方傳來的新訊息也讓他不得不立刻從無聊的空虛之中解脫。
袁尚逃到幽州和袁熙結盟,他們自知不可能是曹操的對手,便想要引外力來對抗雒陽朝廷,這個外力就是東胡。
但鮮于輔和田予見曹操勢大,雒陽朝廷又是正統,見袁氏兄弟竟然想要求助外族,他們的民族情誼讓他們不能這麼去做,便打算暗中聯絡雒陽歸附,卻被袁氏兄弟二人看破。
袁尚、袁熙帶兵攻入北平,鮮于輔被殺,田予逃亡。
最後的阻力消失,袁氏兄弟聯絡東胡南下。兩兄弟自以為能控制東胡,利用這些北方的蠻族來謀取自己的利益,卻不知這是在引狼入室。剛一進入幽州,東胡王步度根就下令不再聽從袁氏兄弟的命令,肆意攻伐城池,荼毒大漢百姓。
面對外族入侵的危局,曹操怎麼可能忍耐。
曹操趁劉備進入戰略穩定階段,發兵北伐。不過在北伐前還是要做好南方的穩定工作。曹操以曹仁為安南將軍守南陽,司馬懿為徵西將軍守漢中,夏侯惇為鎮東將軍駐守徐州。
漢,建安十五年,秋,曹操親代十五萬大軍北伐,鎮南將軍王垕隨行。徵西將軍夏侯淵從代郡出兵以為側翼。
東胡大軍起初沒有正視曹軍,只覺得自己騎兵多,就算打不過曹軍也能順利撤退。
但曹軍又使出飛艇空投的戰術,王垕帶三千精銳乘飛艇來到東胡大軍身後,提前封鎖了東胡軍的退路。
曹軍與鉅鹿打敗東胡,斬敵超五萬。東胡大軍四散而逃。
此時南方劉備剛剛收拾逃跑到交州的孫氏餘黨,在北方和朝廷之間的邊境摩擦增多,疑似要發兵北上。雒陽朝中也由於曹操幾個月沒有鎮守而有些異動,再加上後勤補給逐漸吃力,陳群、徐庶等人規勸曹操應該返回雒陽主持大局。
但王垕認為應該繼續追擊,必須一次將東胡打得再不敢南下,順便收拾盤踞在幽州的袁尚、袁熙。
曹操深以為然,。
有右北平隱士田疇,知曉天文地理,早年劉虞都曾想徵辟他,但卻被拒絕。田疇見東胡人在幽州殘殺百姓,心中不平,便主動來投奔曹操。其人知曉幽州地理,對不熟悉地形的曹軍幫助極大。
在田疇的幫助下,曹軍順利北上,一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