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四方使者(第1/2頁)
章節報錯
漢建安十二年,西元207年,七月初三,魏王袁紹發奇兵攻克南陽,宣威侯張繡戰死。
同月,袁紹起百萬大軍,兵分兩路進攻河內、虎牢,雒陽危在旦夕。
漢中王曹操大驚,多方調兵遣將,分派曹仁、夏侯惇守衛河內、虎牢關。
曹軍武器先進,單兵戰力較高,但袁軍突然使用了火藥武器,給予曹軍巨大沖擊,再加上袁軍不計損失的圍攻,曹軍連遭敗仗。
直到重新整編的新軍回到前線,時隔多年的飛艇軍又再次出現在戰場上,曹軍才維持住戰線。
即便如此,守衛河內的曹仁還是連治所懷縣都丟失,只能沿野王、州縣一帶重新佈防。
夏侯惇雖然沒有丟掉虎牢關,但也只是暫時。袁軍使土攻之法在虎牢關前挖掘了數十條地道,意圖在虎牢關下埋設炸藥,一舉將虎牢關炸為平地。若不是勞軍的徐庶發現了端倪,說不定虎牢關已被攻克。
除了這兩處戰場,袁紹麾下前將軍韓/猛在拿下南陽後並沒有停止腳步,而是繼續帶兵前進攻打武關。幷州的高幹也出兵進攻河東,極大的牽制了三輔兵力,讓曹操無法從三輔調兵支援雒陽,只得給遠在酒泉的夏侯淵部派出使者,希望能等到西征軍返回雒陽。
最令曹操驚懼的是國安司對袁紹的進攻絲毫沒有察覺。他急忙調郭嘉前來詢問,卻得到郭嘉中毒昏迷不醒的訊息。同一時間,朝野間出現了攻擊郭嘉的謠言,稱正是郭嘉出賣了朝廷,否則袁紹如何會這麼容易的就拿下南陽。
曹操、王垕是絕對的相信郭嘉,但現在情況如此危機,曹操只能先去處理軍務,整頓內務之事就交給了王垕,還請張機來雒陽救治郭嘉。
王垕接管國安司後下達的第一個命令就是全員原地待命,任何人不得私自行動。雒陽如此之亂,誰在這時活動,就說明他可能是袁紹埋在國安司的暗樁。
但國安司的所有人都不動卻無法抓出真正的暗樁。還好,王垕手中有幾個信任的人。
————
“王凌,你過去一個月都在何處?”
眼前的年輕人態度極其囂張,但已官至戶部侍郎的王凌卻不敢有半點怠慢。誰讓這個年輕人是陛下的長子,又是王垕新任命的國安司四名四方使者之一,有專斷之權。
不湊,正在審問王凌的正是夷州王劉康。
劉康在國安司歷練了一年多,早就適應了國安司的行事風格。如今郭嘉中毒未愈,師傅王垕緊急接管國安司,卻又因為公務繁忙無法脫身,便只能將權力一分為四,交給自己四個半成年的徒弟。他作為最熟悉國安司的親傳弟子,覺得有必要給其他三人做一個榜樣。
只是其他三人聽了他突襲審問可疑之人的意見後卻紛紛搖頭。劉江不喜歡這些彎彎繞繞,他帶著禁衛封鎖了雒陽各個城門,要透過盤查來往之人尋找幕後真兇。至於洪烈和曹衝,這哥倆更是神神秘秘,分別帶著一小隊家中親衛不知去了何處。
見其他三人都不聽從自己的意見,劉康不禁為之著急。但其他三人和他平級,他也無法驅使他們。
心情鬱悶的劉康只能獨自執行自己的計劃,首先他找到的就是在國安司掛名多年
(本章未完,請翻頁)
,士族派領袖之一的王凌。
“快說,你過去一個月都在何處?見過何人?”
王凌倒是不緊不慢:“我見到的人大部分都是朝中大臣,包括漢中王、尚書僕射、六部尚書、各部主官…”
王凌如報菜名一般將朝中官員說了一遍。
劉康不喜不怒,臉色如常:“大部分說完了,少部分呢?”
“少部分啊?”王凌露出回憶之色,“那都是在下的家人。包括十二房小妾、六個孩子、家中僕役…”
待王凌再次說完,劉康又語氣平靜的道:“很好,下面請按照時間順序將你見過人的重新複述一遍。還要將都做了何事一一道出。”
“此事易也。”
王凌做官多年,早就養成一副處變不驚的性情,也正是這種性情讓他躲開了前歲國安司對士族派的大清洗。再加上他和漢中都司馬懿是多年好友,下意識的就認為劉康不過是個調皮的孩子,不敢真動他。
當然,態度一定要好。官場之上,態度決定一切。
“我好好回憶一下,昨天清晨,我獨自從書房中醒來…”
也不知過了多長的時候,天色都已經變得昏暗,王凌終於將過去一個月的記憶複述完畢。
“劉大人,我說完了。天色已晚,我今日一天都沒有辦公,還不知積壓了多少公務,現在能放我離去了嗎?”
劉康拿著書記官記得密密麻麻的筆記翻閱起來,卻不理睬王凌。
王凌無奈只得又道:“按照尚書僕射設立的律法,國安司請官員配合調查最長只能扣押十二個時辰,如沒有實際證據就應該放還官員。”
劉康瞟了他一眼:“王侍郎的律法記得不錯,就這麼辦吧。我是今日清晨辰時扣押的王侍郎,還請您繼續配合我們的工作。在明日辰時之前就不要離開了。哦,對了,還請王侍郎再講一遍過去一個月的行程,見了哪些人,做了哪些事。若是和第一次講得有半點不同,那可就算欺騙國安司,您在這裡喝茶的時間可就不止十二個時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