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涼州 第一百零四章 太白摘星(第2/2頁)
章節報錯
兩座酒樓一經出現就吸引大量雒陽的達官顯貴蜂擁而至,剛開門時連大司馬都來捧場,傳聞漢帝劉協都曾經偷偷換上白衣來此湊熱鬧。
有了太白樓和摘星樓的榜樣,幾個月時間雒陽就多了各種各樣的私營店鋪,賣米麵糧食的,賣金銀首飾的,賣綾羅布匹的,當然最多的還是各類飯店、酒樓,尤其是城東的永安宮一帶,更是短短一個多月就建立起幾十家豪華貴氣的酒樓,頗有酒店一條街的景象。
一開始很多人還是喜歡去坊市買東西,畢竟坊市東西更多更全。但過了一段時間人們發現,坊市雖好,可怎麼也沒有家門口的商店方便啊。
尤其到了夏日之後,隨著來到雒陽的考生越來越多,這些被雒陽本地人稱作蟻店的小商店更是迎來一大波紅利,幾乎每天都在盛傳誰開店又賺錢了,誰做生意又致富了,到了後來一些小士族都紛紛下場都幹起了買賣。
太白樓和摘星樓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更是成為文人騷客必來打卡的兩家酒樓。
傳說也有不長眼的雒陽本地士族見兩家酒樓賺的多便來找茬,找茬之後更有中人前來呼喊主家,話裡話外想要收購兩家酒樓。
於是當天晚上中人就消失了。
緊跟著第二天校室府就找上了背後的那家士族,將家中青壯全都抓走,非說這家士族和袁紹私通,意圖謀反。
士族家中老人還真有點門路,找了一大堆人前來作保,又送出大量銀錢賣命,校室府不得已放出抓捕的青壯。
本以為事情這就算了,誰知沒過半個月霸府一紙詔書傳出,說是要修路,可這家士族的祖宅擋在新路上被朝廷徵召了。當然,也不是白徵召,有賠償款,數額竟和當初這家士族贖人送出的錢財數量一文不差。
但祖宅是何等重要,這家士族怎麼可能答應。結果轉天就來了兩營禁軍,將這家士族所有人都押了,財物全都搬出祖宅,光天化日之下便將這家士族的祖宅強拆了。
經此一事,雒陽上下再無人敢去打太白樓和摘星樓的主意。
有人仔細打聽,才略微傳出兩家酒樓背後之人。聽說太白樓的主家姓郭,摘星樓的主家姓王...
魯肅這兩日已將兩座酒樓都逛過,吃了不少和在王垕家差不多的美食,也聽過這個故事。他心下思量,雖然王垕大部分時候表現的都很平和,但幹出派禁軍拆人祖宅這種事的人定不是表現出來的那麼人畜無害。
如果是一般人說不定就此會遠離王垕,但魯肅自非常人,只覺得王垕和未見過面的郭嘉頗為有趣,正是我輩中人。
太白樓和摘星樓名為樓,自然不可能只有一層。實際上兩棟酒樓都是四層小樓結構。和漢末一般的建築不同,兩座樓的支撐解構使用了頗為少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搭建,這才能立起四層之高,只是除支撐解構外的牆體、樓板、樓梯等部件還是使用傳統的木製解構,因而看上去還是和漢代建築類似,不仔細觀察察覺不出兩者之間的差別。
這個時代老百姓使用的建築二層都很少,更不要說四層的太白樓和摘星樓了。兩樓剛一建成就吸引了幾乎整個雒陽的視線。再加上兩樓正好在朱雀大道的左右,正對面就是朱雀門。坊間傳聞,說只要站在太白樓和摘星樓的四樓就能看到朱雀門後南宮以內的景物。
有了“窺視禁宮”的加持,這兩座酒樓便顯得更加神秘起來。
其實魯肅兩座樓都坐過,還都花大價錢坐的四樓,自是知道在兩樓根本看不到朱雀門內。但登高能望遠卻是真的,且兩座酒樓的四樓裝修相較一二三樓好了數倍,不僅有各色名人字畫,還用帷將四樓分成十幾個區域。帷與帷之間雖然還能隱約看清對方,但總歸是多了幾分隱私,這對品味、地位較高的食客來說更是貼心。
魯肅幾日前就花重金在太白樓的四樓定了一個靠近窗子的帷,就是為了等待看榜,雖然不小心來的早了一點,但喝著酒水,吃著水果、點心,隨口和周圍同樣話費大價錢等著看榜計程車族聊著天,一點也不覺得無聊。
想反,他還和雒陽本地士族聊的不錯,也得知這些士族雖然對雒陽朝廷的各種新政頗有意見,但在見到司隸一點點復興之後反倒逐漸開始配合雒陽朝廷施政。
魯肅一開始沒想到會是這樣,再仔細打聽才終於明白了道理。原來雒陽朝廷確實收回了很多這些士族的權利,但相應,只要跟隨在雒陽朝廷的身後,發財太容易了。比如隨便在雒陽開幾家店鋪,又比如相應朝廷號召建立一兩座小工廠。
至於科舉搶奪官職之事,這些雒陽士族也大多想開了,大家都是士族,他們多少還佔著距離雒陽近的優勢,怎麼也能考上一些人才對。就算家中實在沒有出眾的子弟能夠透過科舉考試,那就找中榜者聯姻嘛,總不能家裡連個年齡合適長的順眼的女娃都沒有吧?
聊著聊著,第一個放榜的官員來了。按照去年的經驗,第一張榜應該都是排名靠後的中舉者,酒樓上眾人還顯得比較淡然。
但等榜單放開,眾人還是難免有些震動,因為今年科舉考試第一輪上榜者竟是多達千人。第一張榜放的正是第九百零一至第一千人的名字。
————
三國小知識:漢代建築已經完整地擁有中國古建築構成的雛形。另外漢代雖然百姓的住所相對簡陋,但達官顯貴的居所還是極盡華貴的,各種“高層建築”也不算少。蘇州的報恩寺塔(北寺塔)傳聞就是吳主孫權時期建造的,高達九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