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涼州 第九十九章 楊秋(第2/2頁)
章節報錯
今天已經是九月初三。
醒悟過來的楊秋出了一身的冷汗,連忙命人備馬連夜趕往金城。
西涼大地一片荒涼,楊秋一行人一人三馬,晝夜不停的趕路,居然三日便從成紀一代趕到了金城。
果不其然,楊秋正是最後一名趕來會盟的軍閥。
直到這時楊秋才發現這裡不止有打探到情報的那些軍閥,遠在河西一代的西羌、鮮卑諸部都有派人來相應韓遂。
楊秋心中大呼僥倖,但還是繃起臉用手中馬鞭抽打金城守衛:“楊秋響應徵西將軍前來會盟,你們這些小人物有什麼權力來阻攔我?”
說完,帶著幾百手下襬開陣勢竟是想要攻城。
當然,楊秋也就是擺擺陣型,金城易守難攻,是西涼最大的幾座城池之一,傻子才會只帶幾百人攻城。
他就是為了將事情搞大,好讓所有人都知道安定楊秋也來會盟了。
過了一會,一名年輕人出城來迎接楊秋。
“金城主簿成公英見過楊將軍。”
楊秋見韓遂沒有親自出來迎接其實並不生氣,但還是假意道:“故人從遠方而來,韓文約都不親自出迎嗎?”
成公英不卑不亢道:“我家主公曾說過,整個雍涼稱得上英雄的只有五個半人。五個人分別是我家將軍、馬騰、成宜、段煨和楊將軍了,至於半個人則是蝸在枹罕的宋揚。
“現在將軍親自到了,我家將軍怎麼可能不想出來迎接呢?實在是我家將軍公務繁忙,無法脫身。
“我代我家將軍向楊將軍請罪,還請將軍不要生氣。”
楊秋聽了五個半英雄之說只覺揚眉吐氣,又見成公英態度確實誠懇,大笑道:“既如此,我今日就不用入城了。還請成主簿為我安排一處向陽的營地,再送一些糧草過來。”
成公英領楊秋一夥紮營在金城以東一處水草最為豐滿之處,與成宜相近。還真的派人送來了糧草若干,美酒百壇,美人十名。
楊秋只覺得內心從未如此舒暢過,對成公英送來的東西全盤接受,還命人去金城左近新開的幾處市集逛一逛,用金銀賣些牛羊回來食用。
次日清晨,楊秋突然聽聞手下和隔壁的成宜起了衝突。
卻說楊秋手中有兵力數千,但成宜背靠燒羌支援,明面的上的兵力和楊秋相仿,但實際上隨時能拉出一兩萬的軍隊。
楊秋自知不能惹了成宜,連忙前往檢視。
卻說成宜身長足有九尺,面板黝黑,騎一匹墨黑色的高頭西梁馬,單手提著一杆大槍,正在楊秋軍營門口叫罵。
楊秋不知發生了何時,但也知在涼州息事寧人的想法只會招惹更多的惡意,冷著臉命人牽過他的坐騎,又部署一番,這才帶親衛走出營地。
“成將軍,不知我的手下如何惡了將軍?”
成宜單手舉起大槍,槍尖指著楊秋:“你家士卒好生無禮,早間去上游取水便溺在水中。這是叫某等都要喝他的屎尿不成?”
楊秋卻是不信,自家士卒都是西涼征戰多年(打家劫舍)的好手,如何會不知水源上游不可便溺的道理,冷道:“成將軍,做事是要講理的,你家士卒可確實看清楚了?”
成宜大怒:“某家起兵的時候,你這個瓜人還不知在何處吃尿呢,怎當得和某家同列?今日還敢反駁某家話語,有本事過來和某家大戰一場。”
————
三國小知識:
1、其實馬騰、馬超和武威沒有半毛錢關係,馬騰一開始屯兵在郿,就是董卓建立郿烏的那個地方。後來屯兵在池陽,也就是長安北方不遠的地方。名義上歸降朝廷後屯兵的槐裡,還受封槐裡侯,而槐裡雖然是扶風治所,但就在長安以西不遠的地方。只是暗恥歷代三國志都把武威給了馬騰,所以本書就也預設武威那個距離長安八丈遠的地方算是馬氏的地盤吧。
2、宋揚本命宋建,漢末發動叛亂,自稱河首平漢王。
3、成宜相關記載較少,但一般都認為他是涼州除馬騰、韓遂外實力最強的軍閥,書中他和燒羌的關係是我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