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涼州 第九十七章 新學院祭酒(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和大司馬已經商議過,新學院就建立在偃師折衝府,這是設計圖。偃師折衝府將從半軍事半農業的行政單位轉為一個兼顧軍事和研究性的機構,你將以右翼都尉的官職兼任新學院祭酒,則負責新學院的運作,馬鈞是你的副手。”
法正不敢相信這個任命,這表示著曹操和王垕對他的絕對信任,而他進入雒陽朝廷還不到一年。
王垕又道:“不要太過驚訝,子桓(曹丕字)還承擔行政方面的工作,他擁有對你的監督權。”
法正直起腰,彈了一下管帽,整理袍袖,十分正式的向王垕行禮道:“屬下領命。我必幫助朝廷將新學發揚光大。”
————
荊州,襄陽。
劉表猶豫的看著眼前的兩份來自東西朝廷的詔書。如果是以前,他一定毫不猶豫的只承認來自許都的詔書。
但自從袁紹“受封”丞相,並擁有了“反賊三件套”後,劉表這個自稱大漢最後“良心”和“希望”的大忠臣還是難免有所猶豫。
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一樣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且做得更加過分,誰知道那個所謂的什麼劉季是真是假。更何況袁紹也太心急了,就算他想篡位也沒必要這麼快就顯露出來吧。
主簿蒯良看出劉表的猶豫:“主公,我們需要攻伐張羨的大義。我等均知主公一心為大漢操勞,但只有真正掌握足夠的領土和人口,才能想辦法為大漢留下更多希望。”
鎮南將軍軍師蔡冒道:“主公,現在我軍每日在前線和張羨對峙,就在等主公的命令。張羨去年得了癘疫,如果不是他弟弟名醫張仲景恰好回到長沙,張羨就已經死了。但即便如此,張羨的身體也是大不如前,我軍只要發起進攻一定能夠攻克長沙,進而打通前往交州的大門。”
劉表也微微下定決定,但他是擔心偏向許都後會讓天下人覺得他不對漢室衷心,便又道:“就沒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嗎?”
章陵太守蒯越頓時明白了劉表的想法,他和兄長蒯良對視一眼,道:“我們可以學孫權小兒兩邊的詔書都接受。袁紹讓我們往北面增兵,我們就增,但只將一些老弱之輩交給劉備,再命令劉備出兵進攻宛城。如果曹操發問,就說是劉備的私人行為,和我們沒有關係。
“至於曹操詔書中要求的提供糧草,我們也可以答應。但不能是免費的,要曹操用真金白銀來交換,而且絕對不能以主公的名義,最好找一些地方豪強來承辦此事。如果袁紹問起,就說是民間自發行為。”
劉表這才露出一絲微笑:“太好了,就按照異度(蒯越字)說的辦吧。”
蒯良、蒯越回到家中,蒯良責怪弟弟道:“你當主公想不到你說的辦法嗎?他就是要我們先提出同時接受雙方詔書的提議,好保持自己一心為公的形象。”
蒯越卻道:“我當然知道,但我們家和蔡家、黃家結盟於劉表,很多事情根本是逃不開的。”
蒯良卻道:“那也應該讓蔡冒先說。”
蒯越嗤笑道:“蔡冒性豪自喜,真有這個腦子嗎?他一階武夫能知道什麼。若不是蔡家勢力龐大,我們需要他們一同來壓制其他荊州大族,這種會議有沒有他都是一樣的。”
蒯良內心其實也是這麼想的,但還是道:“蔡冒未必是真的想不到,他與曹操年幼時便是好友,雖然剛剛勸說主公為了公事應該繼續聽命於袁紹,但難免私下會有什麼小動作,還是要小心。至於其他龐、馬、向、習、楊五家,最近幾年頗出了一些不錯的子弟,若是願意聽命於你我,不如早早收入門內,以防外人說我們容不下英豪。”
蒯越只道知道了,可沒過多久便忘記了此事。
————
三國小知識:
荊州士族,蔡、蒯、黃、龐、馬、向、習、楊,出名的一共八家(有的說法中沒有楊,就算七家)。
其中龐馬向習楊幾家的代表人物有:
龐統,軍師中郎將,劉備入蜀時陣亡。
龐林,龐統之弟,夷陵之戰隨黃權降魏。
馬良,侍中,夷陵之戰敗亡。
馬謖,丞相府參軍,街亭都,戰敗逃亡,處死。
向朗,丞相府長史,因包庇馬謖被免職,過了數年起復為光祿勳,丞相死後升任左將軍,還因為以前的功勞被封亭侯。
習禎,官至廣漢太守,病逝。
習珍,零陵北部都尉,呂蒙白衣渡江,荊州各郡陸續投降,唯習珍死守零陵,戰敗自刎。
楊儀,丞相府參軍,向朗罷官後轉丞相府長史,丞相死後怨憤劉禪不重用他,向費禕說了很多怨怒的話,被費禕向劉禪告發,罷官、發配。發配後依然上書誹謗,語氣措辭激烈,朝廷要捉拿他,為保全家人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