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涼州 第九十五章 王垕嫁妹(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王氏看在眼中有些心疼,但又覺得出嫁那日都是如此便只吩咐一個小丫鬟看好雪娘。
不一會,女方家賓客先後到來。
郭嘉、陳群、荀彧、沮授、法正、徐庶、張遼、樂進、馬鈞、孟達、秦琪、國淵、陳矯、徐宣…
大半個雒陽朝廷都來到王垕家。至於另外一半,尤其是那些曹氏、夏侯氏的官員,包括曹操本人,都跑去夏侯惇家了。
來都來了當然不能空手,這個送一對美玉,那個送兩塊印章的,就連河內的鐘繇都託人送了一副大字,長安的滿寵還送了兩匹沒有任何雜毛的高頭白馬。
其實周禮中的婚禮,尤其是女方家並沒有請客吃飯這一程式,但王垕認為結個婚不吃頓飯感覺就跟沒結一樣,便不顧張王氏勸阻邀請了所有能請到的朋友,還吩咐自家廚娘早早的準備足夠百人食用的食物。
這就苦了郭嘉等人,他們白日要來王垕家送禮,晚上還要去夏侯惇家再送一遍,一頭豬殺兩次,黃老爺也沒有這麼心黑啊。
不過王垕可是霸府長史,現在雒陽朝廷中排名靠前的人物,他的馬屁不抓緊機會趕緊拍一拍怎麼行。
這不,很多王垕本來沒有邀請的雒陽士族得知王垕嫁妹,也恬著臉上門送禮來了。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大好的日子王垕也懶的和這幫牆頭草計較。
牆頭草有牆頭草的待遇,他們只能看著那些接到邀請的賓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自己就著清水乾吃點心了。
王垕還假惺惺的和他們說:“不好意思,照顧不周,實在是沒有準備你們的吃食。”
這幫牆頭草也還是笑臉相迎,連道“無礙”。
他們想有礙也沒戲,因為又有一大夥人來到王垕府上,正是以曹操為首的一大幫曹氏、夏侯氏成員,除了夏侯惇、夏侯楙竟是幾乎一個不差。
原來這幫人在夏侯惇家聚餐時聽聞王垕家也在開席,他們吃著味同嚼蠟的烤肉、蒸肉、肉丸子、肉餅、肉醬一個個心裡不平。夏侯惇家中廚子的水平著實一般,他們又紛紛想起王垕家的美味,便攛掇老大曹操也去給王垕道喜。
他們還有理由:“大家同朝為官,都是為了復興漢室,怎麼能因為親情只來元讓家道喜,卻忘了大哥(仲父)的長史王垕呢。”
曹操當場拍板大家一同去王垕家蹭飯…咳,是送禮。
由於當時說的人太多,都是一副大義凌然的模樣,就連夏侯惇都差點拋棄小鴨去王垕家蹭飯。
還好曹仁知道輕重攔下了夏侯惇,只道會替他多吃幾個肘子。
一眾曹氏、夏侯氏的人就這麼走了,只留下夏侯惇、小鴨兩人三目相對無言。
還好小鴨很快想到一件好事,告訴他老子:“父親勿要心傷,待雪娘嫁過來,咱家的飯食就能好吃了。”
夏侯惇深以為意,更覺大兒子有用。
王垕見老闆曹操都來了,連忙讓出主坐,還給諸曹、諸夏侯安排好座位,這回他就不說沒有準備了,好酒好菜將曹操一行伺候的十分滿意。
牆頭草們見狀知道自己不能再留下,紛紛告退。
酒過三巡,喝高了的LSP曹操非說沒記住王雪娘長得是什麼樣,要去後宅看上一看。
一幫老流氓不僅不勸阻曹操,還紛紛上頭大喊同去,連荀彧那麼穩重的人設今日都暴露出本性。
王垕無奈,只好讓人搬開礙事的屏風,引眾人去後宅,還喚出蔡琰去喊王雪娘出來見人。
————
三國小知識:
漢朝時結婚還叫“昏禮”,意思就是在黃昏時分進行的禮,取其陰陽交替有漸之義。那時的婚禮很簡樸,不舉樂,不慶賀,古人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髮之恩,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可以喧鬧嘈雜的事情,更沒有後代的亂七八糟的挑蓋頭鬧洞房這樣雜耍般的玩意,夫妻“共牢而食,合巹而酳“,結髮攜手而入洞房,衣服也不是大紅大綠,而是漢民族真正傳統的昏禮服,新郎著爵弁服,下裳為纁色,鑲有黑色的邊。新娘頭戴髮飾,身穿鑲有黑邊的純玄色衣裳。
書中內容除了時間符合“昏禮”的定義,其他基本都是我瞎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