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囚徒 第八十四章 無法做出決斷的袁尚(第2/2頁)
章節報錯
袁尚這才點頭,準備依田豐的主意行事。
可就在這時,十幾面巨大的立體風箏順著北風漂浮到袁軍營地之上,每個風箏上都寫著同樣的簡單話語:軍中斷糧,袁尚小兒欺騙爾等。
袁尚大怒,忙派出騎兵去尋找究竟是誰放出的風箏,但哪裡還找的到。
不多時,各營主將紛紛來到中軍詢問糧草問題,袁尚只說糧草充足,讓各軍嚴守營地,不得輕舉妄動。
但很快便有人發現袁軍後營儲存的糧草只夠全軍食用三日,還有人發現一軍人馬被派往溫縣駐防,其中似乎還有本居住在懷縣的名士司馬防。
這些人便返回中軍再次詢問袁尚。袁尚年紀不大,這些將領大部分都跟隨袁紹爭戰多年,一個個勞苦功高,本就不是完全信服袁尚的統領,往日間還好,此時卻是非要問出個結果才肯罷休。
還好田豐幫袁尚擋住了這波質問,面對袁軍資格最老的軍師,這些悍將還不敢如何,只能暫時退去。
可到了第二日,分到各營的糧草減少了六成,這些將領便知道事情不對,重新來尋找袁尚。卻發現袁尚已經帶著中軍親衛駐進了後營,說什麼都不再讓這些人檢查糧草了。
原來今日一早,本應按時抵達的糧草沒有送來,雖然派去探查三縣的探哨還沒有返回,但這已經使得袁尚從內心幾乎完全相信了司馬防的說法。他一方面想辦法彈壓軍中不滿的情緒,一方面也趕緊給袁紹寫信求援,同時派人聯絡南部匈奴五萬大軍返回孟津,他們還帶著大量牲口,這些都是可以吃的食物。
可到了中午,第二波風箏又來了,這次上面寫道:懷縣已失,袁軍糧絕,河內一統,就在此時。
軍中更是異動頻頻。
袁尚知道事態嚴重,連忙將前幾日宰殺牲畜製造革船而囤積下的肉食散發到各營,這才穩定住人心。但他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問計于田豐。
田豐還是那個主意,孤注一擲,渡河!
往日間對田豐言聽計從的袁尚卻猶豫了,他道:“先生,現我軍後路已斷,軍中糧草即便收緊食用也只夠再用五日。兵法雲:‘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現在我軍士氣已經衰,我的心也亂了,就算孤注一擲的渡河進攻又能有多大的把握?不如引兵前往溫縣固守,等待我父親的救援。”
田豐無奈嘆道:“三公子啊,此時此刻你就好比當初在官渡的曹操,唯一的機會就是偷襲烏巢,你怎麼能不去呢?”
袁尚卻反駁道:“曹操確實去了烏巢,可他的本陣不也被攻破了嗎?我意已決,明日一早便全軍趕往溫縣就糧。”
田豐見無法改變袁尚的注意,便又道:“溫縣城小,裝不下十萬大軍。三公子不如只帶親信一萬前往溫縣固守,那樣溫縣的糧食還能多吃幾日,這裡就交給老夫來處理。”
袁尚猶豫了一下還是拒絕了。袁紹曾經給他講過要多聽田豐的謀劃,但還偷偷囑咐絕對不能分給田豐半點軍權。
畢竟袁紹陣營整個冀州派不是死了就是叛逃曹營,田豐雖然家小都在冀州,但也不可不防。
田豐也確實是有私心,不過他是打算袁尚走後就以代理主帥的權利發兵權利攻打孟津。這是他唯一想出來的能夠救這十萬大軍的辦法。
現在他和袁尚都沒有機會了。
當夜,袁尚升帳下令明日一早,全軍拋去無關輜重,前往溫縣就糧。軍中諸將大驚,但袁尚沒給他們多驚愕的時間,急匆匆的便讓他們返回各營準備。
可第二天一早,袁尚萬分後悔。只昨天一夜,竟有三千多名士兵逃跑,其中居然還包括一名都尉和三個牙門將。
袁尚大怒,讓軍法官處決了主管那個都尉的偏將軍,用嚴厲的刑罰彈壓住各營的異動。
可就在前往溫縣的路上,曹軍的風箏還是如影隨形,於是一路上還是不停的有士兵出逃,十萬大軍等抵達溫縣竟是隻有不到七萬人了。
————
三國小知識:今天說一說河內的地理吧。河內是漢代設立的郡,地理位置上等同於現在河南省西北部,隋唐時期河內郡改名懷州,到了元明清時期叫做懷慶路、懷慶府。至於這兩章出場多次的野王縣,在隋朝改名為河內縣,到了民國時期終於改名為現在的沁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