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直到返回懷縣還是無法理解父親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還好王垕是個仁善的主官,真的應允了司馬防看似不切實際的想法。司馬懿這才能出城送司馬防西去前往孟津。

本來事態進展順利,司馬懿還認為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但父親的突然離去還是讓他感覺到自己的不足。

現實不是遊戲,不是誰一出山各項數值就是滿值,總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此時的司馬懿、法正、徐庶雖然才華橫溢,但相比真正的陰謀大師董昭還是差了一點。

董昭向王垕提議,既然無法繼續隱瞞他們攻克三縣的事情,那就應該主動出擊,趁著這個訊息剛剛傳遞到袁尚耳中,他沒有反應過來的空檔,狠狠的在其身上咬下一口。

是的,你沒看錯,董昭提議王垕不應該固守,要主動出擊,以一萬五的兵力去攻擊坐擁十五萬大軍的袁尚。

他們不需要戰勝袁尚,只要將曹軍已經切斷袁軍補給線展現出來,袁尚便無法彈壓麾下大軍,潰敗可能還是好的,發生營嘯也不是不可能。

但王垕並沒有同意董昭的這個驚險計劃。

董昭的想法不過是一種另類的資訊戰,利用人心的弱點來放大袁尚軍缺糧的事實,從而達到不戰屈人之兵的效果。

王垕同意司馬防西去,本就已經向袁尚軍高層透露了這件事,就算袁尚封鎖訊息,也總會一點點的被下級士兵知曉。他只是需要使用一點特別的方法,讓袁軍的普通士兵都知道這件事。既如此,又何必非要用將士們的生命來達到這個效果呢?這一萬五千士兵,和三座縣城中的幾萬口人,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董昭不知道王垕想幹什麼,司馬懿、法正、徐庶三人也同樣不知道性格“憨厚”的王垕的是什麼打算。

幾天後,他們將放棄這個不成熟的想法。

————

袁尚親切的接待了名士司馬防,在他看來這不過是一次普通的接待,就像往日間那些所謂名士來軍中探視一樣,都是為了增加自己的名聲,將來好在袁紹的朝堂上為自己,亦或是家人謀求一個更好的位置。

袁尚很年輕時就明白了其中的利益關係,也因此他得到了袁紹麾下大量官員的支援。

但這次不一樣,司馬防帶來了讓他心驚的訊息。顧不得確認真偽,袁尚連忙叫來田豐,當面和司馬防對峙。

還好,袁尚知道這種事不能被士兵知道,第一時間將司馬防迎入中軍大帳,還讓人不得隨意靠近。

田豐也是暗暗心驚,仔細詢問司馬防曹軍“攻佔”懷縣的細節。

司馬防也沒有多少隱瞞多少事,只是把自己在其中的作用全部摘了出來,稱是次子司馬懿欺騙了他和張顗,這才讓曹軍不費一兵一卒就攻佔了懷縣,但具體曹軍是怎麼佔領的野王和州他確實不知,只說不知道。

由於司馬防說的太誇張,在他的描述中張顗著實有些廢物,曹軍又過於強大,袁尚是怎麼都不願相信。

“前日懷縣還送來一批糧草,如何昨日就被曹軍攻克。我對張顗也算頗為看重,他怎麼可能這麼輕易就叛變了?”

司馬防小心解釋:“刺史,曹軍可是有三萬大軍啊,三萬大軍壓境,張顗又不是個心思堅定的,怎麼可能不叛?如果刺史不信,就派人去野王、州、懷三縣看一下。本來我是想回溫縣老家,但心裡放不下刺史,才來提醒刺史早做打算。還請刺史趕緊撤兵,撤晚了,待糧草不濟,曹軍掩殺過來,這十幾萬大軍該怎麼辦?”

袁尚額頭已是密密麻麻的冒出冷汗,用眼神詢問田豐該怎麼辦。

田豐早就忘記手中還有個羽扇,但總歸是比袁尚要強的多,冷靜道:“我軍的革船已做好七八成,足夠發動進攻了。還請刺史立刻擊鼓升帳,全軍渡河,什麼後勤、補給都不需要,我軍可以就食於敵。只要能殺入雒陽,無論咱們身後有多少曹軍都不重要了。”

說完,田豐還冷冷的看向司馬防:“司馬先生,你可是真見到了曹軍三萬大軍?”

司馬防猶豫了一下,還是搖頭:“這是我兒司馬懿所言,我猜曹軍應該只有一萬人吧。”

田豐微微點頭,這個猜測還是比較靠譜,也說明司馬防確實是趕來告知這件事,並不是曹軍的死間。

袁尚還在猶豫,軍中革船和渡船確實足夠一次性投入七萬的兵力,但大軍出動,糧草總歸是第一位,而他營中糧草卻只夠這十萬軍隊再用三日。一旦渡河失敗,更是可能剩不下多少糧草。這十萬人都是他從冀州帶來的,到那時又有多少人能逃回去?

田豐見了袁尚的樣子微微搖頭,又道:“如果刺史無法拿定主意,至少也應該派人前往身後三縣刺探情報,再派人搶佔咱們身後的溫縣。曹軍有兩萬人馬,足夠分兵佔據溫縣,如果溫縣被佔,我軍可就連一個可以據守的據點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