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囚徒 第七十九章 司馬(第1/2頁)
章節報錯
身為一方都尉卻放縱兵卒劫掠地方,孫輕的騷操作還是將王垕、張遼等人驚的不輕。
不過他們也理解,孫輕才剛剛從盜匪轉為官員,還有保留一些令人懷念的老習慣也算正常。
王垕、張遼就非常滿意孫輕念舊的行為。三千曹軍精銳剛剛疾行了一天一夜,正是人困馬乏之時,戰力不高。剛好,他們俘虜了這一夥賊…不對,是袁軍的正規軍,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大概半個時辰後,野王縣都尉孫輕接到手下“籌糧隊”幾名綹子傳回的訊息,有小股賊寇在野王周邊出沒。
如果是個正常的、盡忠職守的都尉,聽到這個訊息後一定會緊閉城門,派出探哨偵查敵情,還會給袁尚派去傳令兵說明情況。
但孫輕得到這個訊息的第一反應就是哪個不長眼的同行敢來老子的地盤撒野,點上兵馬就要去火併...不對,是剿匪。
野王縣的縣令是個年輕人,樣貌消瘦,個子高高的,脖子很長,一副沒睡醒的模樣,聽到訊息連忙在城門前阻攔孫輕。
“都尉去了,何人守衛縣城?”
孫輕向來不喜這個縣令,道:“這有何難,你不是還在這裡嗎?你放心,就算賊寇佔領了縣城,就憑我手下幾千弟兄也能輕易的奪回來。”
縣令卻道:“還是不妥,不如將軍留下一些兵馬。”
孫輕卻是不願:“我已留下兩百精兵,足夠守衛城池。”
縣令沒有辦法,只得到:“兩百太少。縣內士族多有守衛家族的私兵,可去找其借調一些兵馬。”
孫輕一個盜匪跟野王本地士族相處肯定是不怎麼愉快的,他連續幾次去找這些士族,希望他們“支援”一點錢糧,但都沒有成功。他這次執意前去剿匪,也有立威的意思,就是要這些士族看看他的本事。
不喜歡歸不喜歡,既然大家都在袁氏的庇護下,些許情面還是要講的。這次可是縣令來求的他,孫輕當然要抓住機會。
“好吧,那就徵召一些私兵來協助守城,再讓各家出些糧草,充足府庫。”
縣令露出一絲苦意,好像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一般,只得點頭同意。
孫輕大笑三聲,騎馬而去。
大軍開拔一個時辰,終於來到返回的綹子所說地點,卻哪裡有什麼盜匪?
孫輕大怒,這就要找剛剛傳遞訊息的那幾個綹子,但找來找去,那幾個綹子早不見了。他心中感到一絲不對勁,剛想說話,北邊樹林中突然殺出兩百多人,二話不說就向他軍中扔出四百個鐵疙瘩。
孫輕手下士兵還沒搞清楚怎麼回事,這些鐵疙瘩就爆炸開來,嚇的這些盜匪大喊大叫四散而逃。
西面道路拐角處又出來七百騎兵,看見人就砍,連眼皮都不帶眨一下。
北面有會妖術的擲彈兵,西面的騎兵又都是殺人不眨眼的魔王,大量盜匪便向著南方逃竄。可一隻兩千人左右的軍隊正在這邊嚴陣以待,將這些盜匪向野王縣城的方向驅趕過去。
孫輕和普通的大頭兵還是有區別的,怎麼說他也當了十幾年盜匪,逃跑經驗豐富,第一時間就向野王縣城方向逃去。他騎在馬背上,回憶剛剛遭受襲擊的一幕,不由得打了個寒顫。敵人太強大了,這麼強大的一隻軍隊突然在河內腹地太不平常了,尤其他現在可是袁軍的都尉,又有誰會這麼不長眼來攻擊他?
難道是袁尚?
孫輕心中懷疑袁尚招安是假,就是為了將他和王當騙下山,再收割兩人的人頭。
但孫輕又不敢確認,畢竟他和王當的名號也不太大,袁尚大小也是個刺史,又是袁紹最喜愛的兒子,要騙也應該騙張燕那種大頭領啊。
何況現在袁曹還在大戰,袁尚吃飽了撐的幹這種生孩子/沒屁/眼的髒事啊。
左想右想,孫輕也想不出到底是哪裡來的一隻軍隊。
跑著跑著,他便跑回到野王縣城。
“快開城門!有敵情!”
孫輕身邊還跟著三五名親兵,幾人一齊大喊,可城牆上卻扔下一個東西。
孫輕定睛一看,怎麼是他留在野王的那名小頭領的人頭?
野王縣令出現在城牆之上:“盜匪孫輕,賊性不改,夥同賊寇意圖洗劫野王縣,還好本縣令明察秋毫,提前發現了孫輕的陰謀。現野王縣內已肅清了孫輕的同夥,就等著捉拿盜匪首領孫輕。”
孫輕氣的哇哇大叫,卻拿城牆上的野王縣令沒有辦法。
野王縣令站在城牆上看著孫輕無能的樣子,內心說不出的愉悅。
他背後有人突然說道:“你太著急了,將孫輕騙入城趁機將他殺了不好嗎?如果他跑去州縣,匯合了王當叛亂又當如何?”
野王縣令身體不動,脖子轉了大半圈直接看向身體後方,一副詭異樣子:“董先生,如果州縣叛變,袁尚的後勤補給就會受到影響,司空在司隸也會減輕很大的負擔。這難道不好嗎?”
董先生搖頭:“太急了。年輕人,定下計策後一定要全面的想到各種後續可能的發展。有時不一定要選擇對己方看似最有利的一種變化,將局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許更加的重要。不知你有沒有想過,究竟是何人擊敗的孫輕?”
野王縣令想要點頭,這才發現自己還在玩雜技,連忙轉過身鄭重向董先生行禮道:“先生所言極是。”
董先生卻嘆道:“你以後一定要注意不要露出剛剛的行為,在那些相師眼中這是狼顧之相,是極其危險的一種相貌。如被他人知曉,會影響你的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