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囚徒 第七十八章 困難和優勢(第1/2頁)
章節報錯
袁紹是個很有耐心的人,否則也不會連著為父母守孝六年。
開戰一個多月,五路大軍還沒有一路進取得戰果。郭援止步絳邑,韓/猛無法攻克宛城,張南在軒轅關掛機,袁尚攻擊孟津也是損兵折將,更不要說他親自率領的五十萬大軍無法踏入虎牢關一步,死傷更是不計其數。
但袁紹並未擔心,由於中原士族的歸心,袁軍的糧草比曹操、荀彧估算的要多得多。也許這些士族不是自願拿出糧草,但又有何妨。
士族必須支援袁紹攻打司隸,因為他們也有屬於自己的慾望,他們希望袁紹能夠名正言順的掌控朝堂,甚至希望袁氏能夠更進一步,那樣這些中原、河北計程車族就能力壓關中士族,在新的王朝中掌控話語權,也許還可能因為從龍之功名垂青史。
相比之下,些許糧草和一些私兵的傷亡就可以不做計較。
所以袁紹根本不急,官渡之戰零零散散打了一年,這次他的優勢更大,更要堅持下去。
但也不是沒有問題…
“主公?主公?”
郭圖小聲喊了兩句,袁紹從略微頭暈的感覺中恢復過來。
“哦,無事。”
袁紹想讓自己儘可能的顯得正常,“我剛剛在想攻下雒陽該怎麼安置漢帝。漢帝乃是逆賊董卓私立,雖然也是先帝遺骨,但畢竟不是正統。可惜少帝早亡,否則還政於少帝才是正道。”
郭圖連忙捧哏:“主公所言極是。那…臧霸和張燕該怎麼處置?”
袁紹這才知道之前頭暈郭圖一直在他耳邊唸叨的是這兩個刺頭,可具體內容他沒聽清楚,只得先假意思索,再詢問郭圖:“公則覺得該怎麼辦?”
郭圖不疑有他:“臧霸、張燕突然向前線調兵定是得了曹賊的許諾,但他們畢竟還沒有真正出兵,不能算背棄盟約。可以讓大公子和三公子分別調兵提防,再由主公親自給二人寄去書信,提醒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原來是這樣。
袁紹這才完全搞明白緣由:“就按你說的辦吧。”
剛說完,袁紹又覺得頭暈的後遺症還在,眼前又是一暈。他連忙穩住身體,保持住表情,正色道:“些許跳樑小醜,還不用我親自給他們寫信,你以大將軍府的名義給他們各送去一封書信,言辭激烈一點。”
郭圖領命退去。
直到郭圖完全離開,袁紹才癱倒在胡床之上,自有身邊親信侍從拿出五石散給他服用。
待一劑五石散用過,袁紹感到頭暈之意退去,全身開始發熱。他不由自主的脫去外衣,更是在寒冬季節只穿著單衣裸著腳在大帳中疾走起來。
也不知在大帳內走了多少圈,直到全身都出了一身的汗,五石散的藥性完全散發出來,袁紹才停下腳步,他感到力量又回到身上,三兩步回到案几前開始處理積壓的政務。
“命青州刺史袁譚派軍與臧霸對峙,不得退讓一步。”
“命冀州刺史袁尚安撫張燕,可適當送出一些糧草換取張燕退兵。”
“近日東胡多有異動,命幽州刺史袁熙適度關注。可趁機與北平太守鮮于輔講和。鮮于輔駐守邊關多年,勞苦功高,特封其昌鄉縣侯。曹賊敗亡在即,像鮮于輔這種盡忠職守的地方太守不可過於苛責。”
“徐州今年水患嚴重,秋收都受到了影響。讓高覽去找各士族籌糧賑災,如有不服者,就調他們來虎牢關。”
“豫州又有小股盜匪打著黃巾賊的旗幟出沒,大將軍府掾屬趙儼久在豫州地方,熟悉情況。封其為都護將軍,調禁軍三萬前去剿滅。”
“南邊的孫權打下廬江,又在向南攻略臨海、建安等郡,暫時對朝廷沒有威脅。讓廣陵太守陳登緊盯著孫氏,如果有機會就出兵江東,一定要讓朝廷的影響力擴充套件在大江東岸。”
…
一條條的政令井然有序下達,自有文吏將其整理送至許都,再由留守許都荀諶去一一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