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囚徒 第八十章 有四個智力90以上的謀士的感覺(第1/2頁)
章節報錯
(本章真正的章節名:手中有四個智力九十以上的謀士是什麼感覺,字數太多了,不讓取...)
王垕將他們白衣渡江的計策告知董昭和司馬懿,二人驚歎不已。
隨後王垕又詢問了二人是如何幹掉孫輕留下守城的人手。
司馬懿為他講解,原來孫輕、王當由盜匪轉職為正規軍還是舊習不改,往日間常去鄉野間以籌糧的名義強搶百姓。這也就罷了,他們搶了幾天發現沒人管便將手伸向野王、州兩縣計程車族。
那些強大計程車族自不會理睬他們,但規模較小計程車族迫於無奈只能送上金銀糧草買命,還不到十天,兩人就鬧得野王縣和州縣天怒人怨。
司馬懿抓住機會,聯絡了一批野王本地士族,湊了七八百私兵,趁今日孫輕出城,將他留下的兩百盜匪全給殺了,還打算誣陷孫輕勾結盜匪,意圖劫掠野王。
計劃不錯,但司馬懿沒想到朝廷天兵結果了孫輕,再加上他本就是身在袁營心在曹,便順勢獻出城池,白送了王垕一個大禮。
至於為什麼司馬懿會身在袁營心在曹,那就是董昭的功勞了。
董昭在流亡中統領了校事府在河內郡的敵後工作,發展一系列暗樁,其中級別最高者就是野王縣令司馬懿。他還先後數次向司隸傳遞重要情報,堪稱這次戰役中隱蔽戰線上最大的功臣。
現在這個功臣就打算再送給王垕一個更大的功勞。
“王將軍,孫輕的手下四散而逃,用不了三天,袁尚就會知道身後出了變故。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快,要在袁尚反應過來前搶佔州縣和懷縣,將野王、州、懷這三座背靠沁水的縣城連成一條防守鏈,徹底切斷袁尚大軍和冀州的聯絡。不出五日,袁尚大軍必將自亂,我軍便可輕鬆拿下這次戰役的勝利。”
張遼、曹純、夏侯楙聽了董昭的話大喜。
王垕憂慮道:“我軍只有三千,佔據三座縣城每城便只有一千兵力,如何能抵擋住袁尚大軍的反撲?退一步說,就算能抵擋住,又怎麼可能完全封鎖袁尚和冀州的聯絡,不讓他的大軍退去?”
董昭道:“重點不在野王和州縣,而是在河內治所懷縣。懷縣是袁尚屯糧之地,每三日就會為前線送去一批糧草。一旦我軍佔據懷縣,袁尚軍缺糧下必會潰敗,到時我軍尾隨掩殺便可將其擊敗。”
王垕立刻來了興致,坐下下首的法正卻給他潑了一頭冷水:“有了去年烏巢舊事,懷縣必然有袁尚大量軍隊駐守,恐不易攻取。”
“然也。”
司馬懿替董昭回答道。說到河內本地事物,還是他這個土著更加熟悉:“懷縣有袁尚麾下一萬精兵駐守,領兵的大將為張顗,十分穩重。”
法正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下一句道:“既如此,便只能出奇策智取了。”
王垕詢問道:“如何智取?”
法正站起身,環視眾人,撫掌道:“先取州縣,再假扮孫輕、王當二賊的潰兵至懷縣城下,向張顗直言我軍天兵突降輕取二縣,要求他收留這些敗兵。就算張顗穩重,先派人去偵查情況,也定會得出這些敗兵沒有說謊的答案,敗兵入城後即可趁夜開啟城門,則大事可成。”
王垕大喜,這就打算依法正之謀行事。
司馬懿有不同打算,正打算開口,就聽另一名坐在下首的三十歲上下的文士,也就是徐庶道:“不妥!此策有一個漏洞。”
如果是其他人,以法正那看似好說話其實小肚雞腸的性子早就反擊了,但他與徐庶相處不錯,只是淡淡道:“如何這麼說?”
經過這段時間的交往,徐庶也知道法正的小毛病,斟酌用詞:“如果由我守衛懷縣遇到一夥自稱是潰兵的前盜匪,難道不會心中起疑嗎?就算僅僅是為了懷縣的治安,也不會這麼輕易就讓這些盜匪入城吧?再退一步說,就算入城,難道不需要分辨這些敗軍,再派人看守嗎?”
徐庶說的有理,法正也覺得有些頭疼,但他看向司馬懿,心下一動,又道:“既如此,可以讓司馬縣令也混在敗軍之中增加可信度。”
司馬懿面色如常,心底卻在小本本上記下了法正這個喜歡替他人做安排的傢伙,他可不是什麼好相與之輩。
法正也自知語失,又忙道:“當然,也要司馬縣令同意才好。不過此間確實是司馬縣令最適合做這件事。”
司馬懿這才心底稍微好受一點,打算向王垕作揖說出他的打算。
“小鴨”夏侯楙突然開口道:“將軍,法都尉的計策雖好,但也太麻煩了。不如我們攻克州縣後裹挾那些敗軍,直接殺向懷縣,說不定那個張顗反應一慢,懷縣就讓我們拿下了。”
“子林說的似乎有些太簡單了。”王垕倒是沒想太多,只是單純覺得小鴨不夠靠譜。
董昭卻道:“這也是個辦法。夏侯都尉此策不錯。”
王垕很重視董昭的看法,連忙附和:“既如此,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