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囚徒 第七十二章 移師小/平津(第2/2頁)
章節報錯
杜畿微微放心。
程昱是個雷厲風行的作風,道:“既如此,你二人且休息一下,便立刻去安定吧。我們會找人將郭援的信件送往絳邑。”
張既這便點頭,閻溫卻道:“馬、韓二人合軍一處,不需要派出兩個信使。不如就讓我去絳邑,我還能幫三位太守給絳邑縣令賈逵帶去隻言片語。”
滿寵略一思索便同意了閻溫的提議,請求閻溫如果有機會見到賈逵便將安邑這邊的難處告知,並請求賈逵最少再堅守半個月。
半日後,張既、閻溫各自出發,迎接他們的將是不同的命運。
河東戰局還在僵持,王垕和偃師折衝府的府兵卻移師到了小/平津,這還要從那日袁軍攻城開始講起。
話說王垕將收拾戰場的工作攬到手中,親自帶隊下城去收斂敵軍留下的屍體,揀回還能用的箭矢,重新挖掘陷阱,還順手救了七八十個傷重被拋棄又僥倖沒死的袁軍士兵,其中居然還有兩個百人將。
這些運氣好的袁軍一樣被王垕安置在戰地醫院中。曹休等跟在曹仁身邊的曹氏、夏侯氏小輩有些不解,但曹仁卻認為王垕是真正的仁者,他日必能助曹操安定天下。
但就在第二天,大河對岸的袁軍一大早便埋鍋造飯,到了辰時更有大約三分之一,也就是將近五萬的兵力突然離開營地向東,順著大河往上游而去。
曹仁得知訊息連忙擊鼓升帳。他判斷袁軍分兵的目標是上游百里之外的小/平津,小/平津雖有守軍,但人數不到一千,恐不是袁軍數萬人馬的對手。
小/平津是雒陽北方重要的渡口,也是雒陽八關之一,所以也可以稱為小/平津關。
那裡地勢同樣險要,也可供大軍渡河。袁尚剛抵達孟津時曾分兵一萬攻擊小/平津,但被小/平津守軍擊敗。這隻軍隊又去河陽一代尋找機會,但同樣被河南這邊河陰一代的曹軍守軍擊敗。
在那之後就再也沒有袁軍去進攻小/平津,而是一直在死磕孟津。
現在敵軍突然分兵,曹仁不知他們的真實目標,便只能升帳商議派出一隻部隊前往小/平津駐防。至於河陰河陽一代,徐晃已經從相近的弘農出兵,帶驍騎營兩千人馬趕去佈防,再加上那裡沒有大的渡口,不需要太過緊張。
王垕帶法正、夏侯懋參加了這次戰鬥會議。
曹仁屬意由樂進帶兵前往小/平津佈防,王垕也不在意,但偃師折衝府右翼都尉法正突然道:“此次前往小/平津佈防,請護軍一定交給偃師折衝府。”
王垕沒有壓制手下的習慣,沒有任何表示。
曹仁見王垕沒有異議,便問道:“偃師折衝府成軍時日較短,前日雖有子林佈陣的神勇,可獨自作戰不同在孟津,你可確定能守住小/平津?”
法正見王垕微微/衝他點頭,這才道:“小/平津只有偃師折衝府能夠前去佈防,原因有三。
“樂將軍麾下游擊營善於打硬戰,我觀袁軍旗幟,其主力還在孟津,這裡離不開樂將軍和史將軍的神勇,此其一。
“小/平津處河道較孟津這裡更為開闊,關隘前的河灘空地卻教孟津這裡狹窄,敵軍渡河不易,防守難度沒有孟津這裡高,偃師折衝府大多是新兵,正好適合演練守城的技巧,此其二。
“天氣漸寒,敵軍分兵也是為了減少後勤壓力。我們偃師折衝府這次帶來了大量輜重,更不缺拉這些輜重的牲口,能夠最快速度前往小/平津,此其三。”
曹仁滿意道:“既如此,偃師折衝府即刻前往小/平津佈防。務必在三日內抵達小/平津,防止敵軍的突襲。”
————
三國小知識:
1、閻溫和閻行沒有關係,書中是我編的。
2、小/平津關在孟津上游還是下游說法不一,本書中還是按照譚圖上標註算作上游。
順便說一下,小/平這個遮蔽詞真是害苦我了,這是加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