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囚徒 第五十九章 國淵的小尾巴(第1/2頁)
章節報錯
兩個月前,劉竟突然懷孕,打了王垕一個搓手不及。王雪娘剛來到偃師也沒待幾天便連忙護著嫂子返回雒陽安胎。張王氏倒是體貼兒子,趕緊命人護送趙氏來偃師照顧王垕。結果才過了一個月,趙氏也有了身孕,只能同意返回雒陽。
王垕獨自帶著徒弟洪烈在偃師艱難度日。這就像一個習慣了吃肉的人突然每天見不到葷腥一般讓人難受。還好之後的各項工程進展牽制了他大量的精神,王垕這才堅持下來。
別說,在洪荒之力的加持下,王垕帶著馬鈞不僅攻克了水力利用的難題,他們還成功的用麻草這種便宜的材料造出了麻紙,並研製出了可重複使用的雕版印刷技術。
不過一個月“不吃肉”,王垕真的有些受不住了。正巧曹操讓王垕返回雒陽主持科舉,王垕便順勢撂了挑子。
其實他很早就將對科舉的一些想法透過書信和曹操進行交流,再加上曹丕“主持”的造紙術和印刷術趨於完善,考試的試卷也有了著落。
但當王垕抵達雒陽,他還是被趕考計程車人數量給嚇了一跳。
足足有超過七千人來到雒陽“趕考”,而此時整個雒陽城經過大半年的恢復也不過五萬多人口,其中還要算上中領軍、中護軍和遊擊營三營禁軍。
雒陽一下就湧入七千多考生,再算上其中一些考生的隨同人員,相當於人口/暴漲了小一半,也就難怪曹操都會覺得焦頭爛額,連忙將王垕調回來主持局勢了。
考生中司隸人士最多,也有來自荊州、冀州、兗州、豫州等中原大州的考生,更有徐州、益州、揚州、涼州等相對交通不易的州府人士來雒陽參加考試。聽說還有少量幽州乃至交州計程車子也來到了雒陽。而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距離司隸較遠的考生來的就越多。
王垕和郭嘉等人是一人雙馬,一天時間便抵達雒陽。天色已晚,眾人便先各自回家休息。王垕也先看望了老母親和兩位懷孕的妻子,在一夜纏綿之後神不清氣不爽的前往司空府覆命。
這丫還好意思說家傳醫術高超,連孕婦前三個月不能行房事都不知道,只能守著兩位如花似玉的媳婦幹瞪了半夜眼。
司空府內,一腦門子晦氣的王垕枯坐在座位上無聊的喝著茶水。很不巧,曹操今日一早入宮找劉協“商議”國家大事了,他只能在這裡無聊的等待曹操回來。
還好卞夫人是個懂事的,不僅給王垕上了茶水、點心,還貼心的詢問是否需要侍女陪伴。
正上火的王垕差一點就同意了,但他臉皮薄,紅了半天了還是沒有點頭,最後只能乾枯的坐著喝茶水,吃點心。
“見過王掾屬。”
一個人走入大堂,見到王垕便行禮道。
王垕沒有見過此人,連忙起身行禮:“不知仁兄如何稱呼?”
那人神情略顯尷尬,正色道:“原司空府掾屬,現尚書檯吏部曹尚書國淵。”
王垕聽說過國淵,第一反應就是這丫不是叛變了嗎?
當然王垕現在也不是剛穿越時的小白,連忙控制住表情道:“原來是國兄,久仰。不知國兄來司空府有何公務?”
王垕身為司空府的屬官,在司空曹操不在的時候接待大漢其他部門的官員相當於在主場,他是可以直接以主人的身份詢問的。
有趣的是國淵本也是司空府的掾屬,但來到司隸見到曹操後,雖然曹操竭盡挽留,卻還是毅然決然的拒絕返回司空府。按照國淵自己的說法,他一個叛變之人是沒有臉回到司空府的。
曹操便將國淵推薦給了荀彧。尚書檯正因為大量士族官員辭官而缺少屬官,國淵是大儒鄭玄的弟子,又曾經是曹老闆的手下,才幹沒得說,荀彧便安排國淵主管吏部曹負責官員選拔一事。
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國淵是來找王垕商議科舉相關事宜的,他們二人本就是曹操選定的大漢第一次科舉的主考官。
國淵說明來意,王垕也不客氣,以代主人家的身份安排國淵入座,讓侍從給國淵上茶水、點心、果品,還貼心的詢問是否需要侍女陪伴。
國淵臉皮發紫,但還是堅持了下來,一一道謝並拒絕了侍女陪伴。
王垕這才開始說正事。
“科舉要至少進行兩輪。第一輪預選。幾千人的考試大漢建國四百年聞所未聞,堪比一場盛會,不如就叫會試吧。咱們找太史令詢問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安排考生在雒陽城北的禁軍駐地進行會試。國兄意下如何?”
國淵搖頭:“王掾屬叫我子尼就行。”
王垕繼續道:“好的,子尼。我覺得應該給會試透過者取個名字,叫茂才…算了,和察舉制有些重複,還是叫舉人吧,具體等司空回來由他決定。第一輪考中的舉人便可以給予選官的待遇。以朝廷目前的官員缺口應該不難。但這也就是第一次考試,以後再有科舉,即便過了第一輪也不保證能選上官,還要看第二輪的考試成績。”
國淵點頭:“理應如此。”
王垕又道:“到了第二輪考試人數少便安排在南宮考試,找皇帝借一個最近修繕的宮殿當做考場,如此一來就可以叫殿試。
“殿試難度要加大,好為朝廷篩選出真正的人才。
“殿試考中者一律叫進士。由於目前朝廷缺人,又是第一次考試,只要透過第一輪的考生就都能透過殿試吧,咱們的工作也能簡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