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囚徒 第四十一章 《求賢令》(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繡的請罪文書送到雒陽,曹操大喜,回信告訴張繡對他絕對信任,表張繡為南陽太守,賜予他持節,都督荊州諸軍事,並將他從揚武將軍升為破羌將軍,增加了他宣威侯的食邑1000戶。
大部分諸侯和曹操內部的官員都以為這是曹操拉攏張繡的手段,卻不曾想這只是曹營內部人員大變動的開始。
僅僅兩天之後,曹操趁河東太守王邑入雒陽面見漢帝之時以他不服朝廷、私通袁紹為由將其革職,但念他勞苦年高,不予追究,封司空府司直杜畿為河東太守。
河東郡是雒陽的西北門戶,東鄰幷州,西接雍涼,一旦河東郡落入袁紹之手,他就將和韓遂、馬騰等人直接取得聯絡,還能配合河內郡一左一右將雒陽包圍起來,佔據地形的優勢。這樣一個重要的郡曹操當然要換上自己人才敢放心。
本來一開始曹操是想讓滿寵去河東郡,但和荀彧、郭嘉、王垕等人推演後還是選擇了杜畿。
杜畿雖然出身京兆杜氏,屬於根正苗紅計程車族子弟,卻十分看不慣士族依仗出身作威作福的舉動,在荀彧看來是適合爭取的目標。且河東郡本地士族勢力強大,也需要他這樣一個熟悉士族運作的人來幫曹操守住西北大門。
曹操對河東郡動手,司隸和三輔之地計程車族都開始警惕。但曹操並沒有立刻將司隸和三輔之地的太守都換為自己人,而是搞起了軍改。
他先是將自己的親衛軍一分為二,各自再徵招士兵進行擴軍,一部名為中領軍,一部名為中護軍。以史渙拜中領軍,韓浩拜中護軍,二人均授予開府的權利,可以自行徵招長史和司馬。和歷史上不同,這裡的中領軍名義上負責皇帝出行及護衛工作,屬於皇帝的親軍,中護軍則還是負責曹操的安全工作。
當然,誰都能看出到底是誰說話算數,皇帝還是個人形圖章。
親軍之後,曹操又將從官渡帶回來的兩千多士兵與司隸本地徵招計程車兵混雜在一起分設五營,分別為中堅營、遊擊營、驍騎營、武/衛營、中壘營,每營滿編三千。
拜張遼為中堅將軍,領中堅營主將。
樂進為遊擊將軍,領遊擊營主將。
于禁為中壘將軍,領中壘營主將。
張郃為武/衛將軍,領武/衛營主將。
徐晃為驍騎將軍,領驍騎營主將。
相當於五個人一起升為了雜號將軍,名義上這五營是雒陽的禁軍,但直屬於曹操管理。
在五營禁軍成軍後,曹操便開始下一步的操作。
他以加強統治為由改封夏侯淵為扶風郡太守,攜武/衛將軍張郃並武/衛營一齊上任。
改封程昱為馮翔郡太守,攜中壘將軍于禁並中壘營一齊上任。
改封曹洪為弘農郡太守,攜驍騎將軍徐晃並驍騎營一齊上任。
這三個任命一出來,三輔之地一片譁然,因為這三個郡向來都是三輔士族相互擔任太守。比如前任鳳翔太守就是弘農楊氏子弟擔任。
現在曹操一次就任命了三個親信作為這三地太守,還帶著軍隊上任,是個明眼人就能看出來曹操這是要收權了。
但曹操這一些列操作太快太急,就連司隸校尉鍾繇都上書指出曹操如果這麼做三輔之地可能會不穩。
北地太守段煨更是上書直言,如果曹操依舊我行我素,整個雍涼說不定都會反對他,屆時他將左右受敵,大漢將亡在他的手中。
鍾繇和段煨都是忠漢不忠曹的能人,曹操專門寫信給兩人解釋,稱他只是在幫助朝廷穩定三輔之地,並沒有想要僭越的意圖。為表忠於大漢,曹操還專門面見劉協,請劉協給鍾繇、段煨寫信。
接到劉協的信後鍾繇和段煨果然不再有任何意見,反倒開始配合夏侯淵、曹洪、程昱、杜畿等人整頓地方。
曹操見司隸、三輔之地的逐步穩定,便按照之前商議繼續下一步計劃。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這篇著名的《求賢令》比王垕原本位面早九年問世,首次提出了唯才是舉的觀點,天下人皆驚歎曹操用人不拘一格的魄力,但更多人對曹操這篇文章中提到的人才可以不是德才兼備的言論表示不滿,朝野上下都在爭議一個人是才重要還是德行重要。整個司隸官場都被《求賢令》所引爆,而這種現象還隨著時間推移向周邊郡縣蔓延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