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囚徒 第三十八章 七星聚義(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到王垕的問題,其他人都失去了剛剛的輕鬆,他們一齊低頭思索,最後得出同樣的結論:不能,就算皇帝賢明,這天下還是早晚會亂。
陳群憂慮的道:“如果從一開始就知道天下會大亂,也沒有辦法補救嗎?”
“當然有。”王垕斬釘截鐵的道,“天下萬事萬物都在不停的變化之中,因為只有變化才能更好的發展,才能讓一件事永久的保持下去,也就是所謂的與時俱進。
“制度也是如此,好的制度可以保證國家強大百年,但超出百年的時間範疇,就會因為無法適應新的社會格局而導致各種各樣的問題。
“大漢的問題,就是國家體制跟不上新的社會形勢,從而導致的不可避免的衰落。
“所以要想讓大漢復興,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變法。正所謂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只有推行變法,才能復興大漢。”
陳群忙道:“可為何厚土想出的辦法都是針對士族呢?正是有了士族,大漢才能在世祖的帶領下復興並強大了兩百年啊!”
王垕突然覺得陳群有些可憐,因為他下一句話說出來,兩人可能就不能再當朋友了。
“長文,大漢現在的問題就在士族啊。”
陳群咬牙怒道:“昨日厚土就在不停的說士族如何,士族怎樣。說的好像士族才是導致大漢分裂的罪魁禍首一般,今日我們都只喝了一點酒,都還清醒,你且說說士族是怎麼禍亂這天下的。”
有一說一,大漢能走到今天雖然和士族坐大離不開關係,但惡化的如此之快還真和廣大計程車族關係不太大,畢竟就算士族想將權力掌握在手中,他們想要的也是一個完整的國家才對。
大漢能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主要還是靈帝死的太早,袁氏想要上位,就把兵權給了“自己人”董卓,結果大漢忠良董卓一到雒陽就翻臉不認人,這才有了十八路諸侯討董,才有了天下大亂。
但話說回來,袁氏就不是士族了嗎?
而且現在討論的問題不是大漢是怎麼走到現在的,而是士族對大漢的傷害,這個問題就很好回答了。
因為只要士族政治繼續玩下去,大漢早晚還會要完蛋,而且結果一定很不好。在場的人不知道,但王垕知道。司馬老賊家族建立的西晉給出了答案。
如果一味讓士族掌握權力,最終結果就是出現士族國家,階層全面固化,緊跟著政治內鬥轉變為內戰,最後外族入侵,神州陸沉,衣冠南渡,和長達數百年的亂局。
王垕用反問代替回答:“長文,我且問你,如果有一天,出現一個強大計程車族,連續幾代都有人在朝中擔任高官,全國的太守、郡守都是其門人子弟,甚至某一州或者幾個州上下官吏、軍隊都是其私兵,這樣計程車族會對皇權還有敬畏嗎。”
陳群不由得一愣,王垕說得很明顯了,現在的大漢就有這樣的一個士族,豫州袁氏。他仔細回道:“那這個士族一定會視漢室於無物,甚至想要取而代之。”
王垕也不再賣官司,直接問道:“如果沒有董卓亂政,那長文想一想,現在的大漢是劉氏的大漢,還是袁氏的大漢?”
陳群瞬間冷汗淋漓:“是…是袁氏的。”
王垕又道:“假如沒有袁氏,先帝也沒有早亡,那還有沒有可能出現袁氏這樣計程車族?”
陳群如遭雷劈,萎靡在座位上,淚流滿面。
王垕將一個問題明明白白的展露在他的面前,一個士人,究竟是忠君重要還是忠於家族重要,當家族的利益與國家利益相沖突時,他一個士族子弟該怎麼選擇。
袁氏家族就曾經做出過選擇,但他們一招不慎沒有玩好。即便如此,袁紹還是隻用了十年就佔據了天下最精銳的一半土地,佔據了天下將近三分之二的人口。期間更曾經想要另立新帝,甚至想過自己取而代之。
這就是一個連皇權都無法抑制計程車族所展現出的對國家的傷害。由士族所演變出的門閥將給這片土地帶來三百年的混亂。這種混亂會在這片土地上不停的上演,直到幾百年後,隋唐建立才堪堪結束。
正是因為想明白了這件事,陳群才好像整個人裂成了兩半。一半是畢生所學讓他忠君,另一半是血脈聯絡讓他忠於家族。
其實裂開又何止陳群一個人,曹操、荀彧、沮授,乃至寒門出身的郭嘉、滿寵此刻都裂開了。
王垕見他們都萎靡不振,忙道:“諸君,可想過為何漢初時沒有士族?
眾人具是微微一怔,還是荀彧遲疑的答道:“因為那時有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