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北方,延津。

袁紹從官渡逃竄後拒絕了郭圖回兵鄴城的提議,於九日前正式在延津重立中軍。

從那一刻起,天命彷彿重新回到袁紹的身上。

荀諶的書信策反了賈詡和劉曄,許都不攻自破,曹操徹底失去了大本營。雖然皇帝對袁紹的態度比較冷淡,僅僅在袁紹大將軍上只加了個太尉,但兩方也算正式建立了聯絡。

朝廷在得知曹操未死後先後派出了兩波追兵,分別由安國將軍朱靈和司徒趙溫帶領。

袁紹也在重建指揮系統後命各軍配合朱靈、趙溫。不過幾天,正在攻擊定陶的呂曠就傳來曹操打算東進的訊息。

而就在袁紹調兵準備追擊曹操的時候,荀諶派往東方的說客又給他帶來一個大禮。

在過去一年間糜爛整個青州的泰山賊得知曹操官渡戰敗後投降袁紹,臧霸還逼迫呂虔的泰山郡同樣投降。

但新的訊息就不太好了,臧霸親自帶領輕兵日夜疾行了幾百裡,穿過大野澤如天兵天降一般攻破了曹軍駐守的甄城。

甄城可是在東郡範圍內,臧霸這是想幹什麼?趁著袁曹雙方激戰多佔地盤嗎?

不過藏霸的西進也恰好堵住了曹操唯一一條可能的東去的道路。

根據呂曠傳來的情報,曹操被困在黃河和濟水之間的狹長地帶之中,而隨著呂曠、朱靈、趙溫等人的北進,曹軍能夠騰挪的空間也越來越少。

“各部停止攻伐城池。

“命駐紮在濮陽的呂翔帶兵東進,壓縮曹軍活動空間,同時防範臧霸繼續西進。

“命韓/猛約束離狐、長垣、封丘、平丘、句陽等地駐軍各自嚴守城池,不得給曹軍攻城的機會。

“再派人去鄴城催促正南(審配)加徵一批糧草,十日內必須運抵延津。駐紮在白馬的張南、嚴敞分兵保護糧草,不得有誤。

“命呂曠與趙司徒、安國將軍(朱靈)合流,定要圍剿曹賊。友若以我的名義向趙司徒和安國將軍各發一份命令,要求他們配合。”

一連串的命令發出,袁紹自覺萬無一失。

郭圖也恰到好處的捧哏道:“大將軍處斷密不透風,曹操這次定是無法逃脫。不如率我軍本部先行南下,趁趙溫外出,以大將軍兼太尉之身入朝廷主持朝政,則大事可期。”

袁紹略微猶豫了一下,剛要答應,見荀諶默不作聲便問道:“友若覺得此策如何?”

荀諶直接搖頭:“主公,我軍可有大義?”

袁紹遲疑道:“清君側難道不是大義嗎?”

荀諶又道:“要清的那個權臣在何處?”

袁紹看了一眼地圖:“在東郡。”

“不錯,曹操在東郡。”荀諶這才表達了自己的意願,“現在曹操還活著,無論是主公,還是趙溫、朱靈,亦或是臧霸,誰拿到曹操的人頭,誰才算擁有真正的大義。”

袁紹這才明白荀諶為什麼拒絕郭圖的提議。

郭圖有心反對,但他和荀諶同為潁川人,天然就是一個陣營,再加上他只是私下自封袁軍潁川派老大,實際上袁紹手下的潁川派都還是以荀諶為主,他也不敢在明面上說荀諶的不對。

袁紹又問:“友若,這麼多年過去了,文博(朱靈)還會不會聽從我的調令?萬一他聽命於皇帝呢?”

朱靈早年是袁紹的手下,曹操手中兵力不夠找發小袁紹借兵,袁紹便派朱靈帶著三營兵馬去幫曹操。等仗打完了,朱靈卻不走了,非說仰慕曹操,他手下三營兵馬也都不想走了,同樣都說曹操好。曹操當時兵力不足,就留下了朱靈。

配合官渡之戰曹操根本不敢讓朱靈帶手下兵馬上前線的事,怎麼看這都是一個三年又三年的故事。

袁紹有顧慮也是正常的,畢竟等的時間太長了。

這就和終於等到要收網了,臥底突然喊你叫阿瑟一樣,都是難免的。

荀諶再次分析:“主公其實不用擔心,朱靈不會死心塌地的擁立漢室。相反,他一定會主動向主公靠攏,幫助主公架空趙溫。”

袁紹不解:“為何?”

荀諶突然回憶起很多年前離開家時和荀彧之間發生的激烈爭吵,精神恍惚了一下。

隨後他笑著告訴袁紹答案:“主公,漢不可復。”

————

臧霸的叛亂給了曹操致命一擊。臧霸雖然只是琅琊相,但他可是曹軍陣營負責青、徐兩州軍務的總負責人。他的叛亂代表徐州從實質上脫離了曹軍陣營。

再加上陳登等徐州士族誰贏幫誰的作風,曹操對徐州已不做半點希望。

但曹操本來就沒打算東去,現在既然東面徹底走不通,那就想辦法重回陳留,借道去司隸尋夏侯惇、夏侯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