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方向 第十二章 東、西(第2/2頁)
章節報錯
順便說一下,曹操自創過很多官職,王垕身上的軍師校尉看上去有點不倫不類不文不武,但跟什麼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一比還算正常。
曹操在王垕原本位面官渡之戰後正式開創了霸府制度,也是從那之後才開始大規模招募屬官。而在官渡之戰前能進入司空府的人數寥寥無幾,跟軍師相關的人物就更是隻有荀攸、郭嘉、董昭三人。
本位面的董昭在曹軍官渡大營被張郃攻破後就不見了,估計也和荀攸一樣被抓住送往鄴城了吧。
可能有人會問荀彧、荀攸是什麼職位?
荀攸在官渡之戰時的職務就叫軍師,也從屬於司空府,和郭嘉的軍師祭酒差不多,但有史料表明軍師祭酒還負責專門的諜報人員,而荀攸的軍師只負責出主意。
至於荀彧,人家是正兒八經的漢侍中,守中書令,根本就不是曹操的屬官,人家是大漢朝正式官員。
當然這叔侄倆目前境遇都有些慘。
荀彧在略微猶豫後還是跟著夏侯淵去轉進千里,身上的官位說不定也要保不住。
荀攸則被另一個親叔叔荀諶以俘虜為名帶到鄴城看管起來,等官渡之戰徹底打完估計就是叔慈侄孝的劇情。
再加上許都被賈詡和劉曄以計策破之,程昱駐守一方根本從一開始就不算職業謀士,董昭亂軍中不見蹤影,司馬老賊還沒有出仕,曹操在這裡能商量一二的就只有郭嘉、王垕二人。
王垕很快便來到曹操新建起的中軍大帳。之前袁紹的中軍大帳被亂兵一把火給燒了,為此王垕暗中還感覺可惜。袁紹的中軍大帳可是牛皮縫製的,擋風又暖和,那叫一個奢侈。曹操的中軍大帳則是用亂布縫的,看上去就跟叫花子似的。
不過事出有因,一切從簡,曹操現在還遠沒到能享受的時候,王垕也只敢暗中在心底可惜幾句。
曹操、郭嘉早到,王垕在行禮後規規矩矩坐到曹操的左邊案几前。漢朝右側為尊,郭嘉資歷比王垕深,自然坐在曹操右手邊,王垕只能坐左邊。
曹操等王垕坐好,這才說出叫他和郭嘉來大帳的原因。
“朱靈用兵頗為老練,我軍只有兩千兵卒,又多有傷兵,恐不是朱靈對手,只能避其鋒芒。”
說道這裡曹操沉了一下:“現許都不可回,南面的陳郡、梁國走不通,周邊袁紹軍隊又多,我想撤軍去司隸尋元讓(夏侯惇)。但西面有圃田澤,大軍無法透過。你們有什麼想法?”
曹老闆果然還是要跑路。
王垕略一思索道:“西去的話…我軍走水路如何?我們可以走鴻溝入大河(黃河),趁著大河還沒上凍逆流而上。”
曹操不免露出一絲失望,王垕心道難道自己說錯了。
郭嘉好心提醒:“厚土,鴻溝上游還在袁軍掌控之中。且河內初定不久,曹公來不及選派官員,大多官吏還是心向袁紹,我們這些敗軍就算運氣好進入河內也不代表就是安全了。反倒因為河內距離冀州、幷州太近容易遭受袁軍的攻擊。”
王垕心道自己哪知道這麼多軍國大事,老子才剛入夥好不好,曹操問他,他當然想到什麼說什麼。但根據前世的打工經驗,王垕還是趕緊低頭認錯,總不能讓老闆認錯嘛。
為了補救,王垕提出了下一個提議:“我軍可以在附近找個堅城固守,等待兩位夏侯將軍的援軍。”
“咳咳。”又是郭嘉為王垕講解,“這個恐怕也不行,咱們人數太少,大城守不過來,小城守不住。而且都護將軍派出探哨發現陳留大部分城池不是投降袁紹,就是不再聽我軍調令,估計東郡也是如此。”
“這…”
王垕有些撓頭,他隨便掃了一眼曹操案几上的地圖。古代的地圖就不要考慮什麼精確度,而且古代地圖南北東西和現代是反的,也就是說北方在下,南方在上。王垕成為軍師掾屬後是擁有觀看軍事地圖的權利的,只是他看現代的地圖看習慣了,漢代的地圖幾乎看不明白。恰好,他掃過去這一眼是倒著看的,前兩天看不懂的地圖一下就看懂了,只一瞬間他就想到了一個合理的退兵路線。
“曹公,我軍何不向東。”
————我是分割線————
三國小知識:
1、東漢末年猛男陳王劉寵被袁術暗殺後,陳國滅,曹操擊敗袁術佔據陳國後改名陳郡,但具體陳郡太守是誰沒有一本史書有相關記載。
2、曹操軍在歷史上並沒有設立軍師校尉的職位。反倒是諸葛亮和龐統都曾經擔任過軍師中郎將和軍師將軍,而這兩個職位是劉備發明的。
3、圃田澤為黃河和鴻溝水系之間調節流量的超大水庫。從宋代開始變小,但還是繼續起調節汴河流量的作用。金代以後隨著汴河的淤廢,圃田澤不斷受到黃河南泛的灌淤,明萬曆年間已變成一片由若干大小陂塘組成的沼澤窪地,清代以後漸被墾為農田。現代徹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