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方向 第十二章 東、西(第1/2頁)
章節報錯
漢,建安五年,西元200年,冬,十月,曹操使假死計,暗中回軍官渡,突襲袁紹官渡大營,一戰而克,逆轉官渡之戰。
然袁紹軍師荀諶先一步以書信聯絡許都皇室重臣司徒趙溫等人,將未經確認的曹操戰死訊息傳回許都,許都大亂。
賈詡夜入朱靈軍營勸說朱靈叛曹降漢,同日劉曄也在許都大搞串聯,朝中親皇派又一次打出清君側的大旗,要求各地方郡守、軍中將領聽從朝廷調遣。潁川、陳留各地官員誤以為曹操戰死,紛紛與曹營劃分界限,陳郡太守、梁王劉彌等人也先後表態支援,一些軍中將領也不再聽從曹營高層命令。
潁川太守夏侯淵見情況不妙,連夜將曹營高層及家小帶出許都,西去司隸,投奔正在司隸屯田的河南尹夏侯惇,包括荀彧、陳群等朝中親曹官員均一同隨行。
但也有很多曹操、荀彧舉薦的官員內心還是傾向漢室選擇留下,其中就包括少府監孔融,司空府東閣祭酒柄原,司空府掾屬國淵等被普遍認為是曹操心腹的大才。
就在夏侯淵、荀彧等人離開許都的次日,劉曄帶人開啟朱雀門放朱靈麾下軍隊進駐許都,許都一夜流血,曹操剩餘勢力乃至於一些搖擺者均被清掃一光。
次日,朱靈親自帶精銳兵卒北上突襲還毫不知情的曹洪,攻破曹軍營地。
這一連串說不出是意外還是必然的事件又一次改寫了歷史,官渡之戰的勝負再一次變得撲朔迷離。
在曹洪帶來許都陷落訊息的第二日,曹操終於從潁川太守夏侯淵送出的書信中得知了整個事件的詳細經歷。
曹操仰天長嘆,但一切都於事無補,一件更加緊要的事情需要他趕緊做出決定。
被漢帝封為安國將軍、陳留太守、高唐侯的朱靈在得知曹操沒死後顧不得整軍,直接帶兵向官渡殺來,最多再有一天時間就要抵達官渡。
而袁紹雖暫敗不知去向,但其兵力猶在,只是分散在各處,整體實力依然不可小視。
總體而言敵眾我寡,是戰是逃需要曹操仔細考慮。
軍國大事歸曹司空來想,王垕也是一夜沒睡好覺。曹洪跑路的速度太快,沒來得及通知後營,或者說朱靈帶兵直接就是從後營的方向捅了過來,王延年沒於亂軍之中,失去了訊息。
還好,就在曹操終於下定決心跑路的時候,王延年和少數敗兵終於來到官渡。
在一一辨認這些敗兵之中沒有混入敵人的兵卒後,曹軍大管家曹洪將這幾十人一股腦的交付到王垕手中。
之前王垕被曹操委任收斂輜重、傷兵、糧草,正需要人手。而這已經是一天之中王垕接收的第五波敗兵,他手中士兵只算數量竟和任何一營的將軍相仿。
當然,曹操不會傻到真的讓王垕手裡這幾百士氣低落的敗卒去打仗,那不叫打仗,叫自殺。
“延年,沒傷到哪吧?”
王垕拉著王延年的手親切的詢問,他繼承了“前任”的記憶,連帶著也繼承了一定的感情。平日間對上王延年是地主家少爺作風,但王延年一出事他又十分著急。
兩人本來就都是同村同族血緣較弱的親戚,打斷骨頭連著筋的關係,又是從小一起長大,感情自不一般。
王延年倒是沒有受什麼傷,只是嚇的不輕,兼之一路趕來幾乎沒吃什麼東西,餓的都快暈了,對自家少爺打斷他吃飯的舉動有些不滿,又不敢說。
王垕見王延年無恙才放下心來,這才問他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我且問你,傷兵營裡的傷兵都怎樣了?”
提起傷兵,王延年忍不住抹起了眼淚。
話說王垕領命前往官渡,王延年便留下負責照顧傷兵。他按照王垕的方法煮曬繃帶為傷兵包紮,又抽調傷勢較弱的兵卒仔細照料其他傷兵,短短三天時間便活人無數,雖然還有傷勢較重、失血較多的傷兵沒能搶救過來,但相比往常傷兵的存活率高出了好幾倍,連曹洪都在忙碌中誇讚了王延年幾句。
而這一切都隨著朱靈軍隊的到來而化為烏有。王延年在幾名傷兵的幫助下勉強逃出營地。他聽最後跑出營地的兵卒說,朱靈的叛軍為了軍功對曾經的友軍痛下殺手,殺俘殺的連附近的小河都變成了紅色。至於沒有大用的傷兵更是全部處死,既節約軍糧,又可以當做斬獲的功勞。
聽了王延年的講述,王垕還是不敢相信:“你確定朱靈殺俘?他如何能對同袍下如此狠手?!”
但王延年確信這個訊息是真的。王垕又問了幾個逃回計程車兵,也都得到同樣的結論。
“怎麼能這樣?都是人命啊!”
王垕對穿越後的世界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一名傳令兵來尋王垕:“王掾屬,曹公請您入中軍議事。”
王垕暫時收回感慨,跟隨傳令兵前往中軍大帳。
話說王垕現在的職務是司空府掾屬領軍師校尉。司空府掾屬證明王垕是曹操的私人顧問。軍師校尉則屬於軍職,校尉表示王垕是領兵的,軍師則表示王垕還要參贊軍務。所以稱呼王垕為王掾屬或者王軍師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