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夫婦隨後便在伊莫頓的陪同下開始了對埃及的遊覽,而陳墨則開始調集軍隊來應對隆美爾發動的攻勢。

對於隆美爾這隻沙漠之狐,雖然嘴上說的輕鬆,好似不將他放在眼裡,但陳墨心裡還是對他有著很深的忌憚和重視的。

畢竟也是人類戰爭史上留名的名將,在他不打算開掛的情況下,想要擊敗這位名將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雖說歷史上第二次阿拉曼戰役的時候英軍的蒙哥馬利將軍擊敗了隆美爾,但這並不意味著隆美爾在軍事上的才能就不如蒙哥馬利了。

第二次阿拉曼戰役的失敗是多重因素造成的,也和德國當時的情況有著很大的聯絡。

在缺少補給和增援的情況下,面對無論兵員和裝備都佔據著優勢的盟軍,隆美爾預料到英聯邦軍隊很快就會強大到能對他的部隊發動進攻。

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在斯大林格勒作戰的德軍能夠迅速打敗蘇軍,然後透過外高加索向南移動,威脅波斯和中東地區。

這將會使大量的英聯邦部隊從埃及被送到波斯去幫助英軍防守,因此英聯邦軍隊對德軍的攻擊也將會延遲。

在這個時候,隆美爾就可以催促德軍高層指揮官為他的部隊提供支援。

最終,他的非洲軍團就會和位於蘇聯南部的德軍聯合起來,打敗位於北非和中東的英聯邦軍隊。

但由於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格勒的英勇奮戰,不僅拖住了德軍的兵力,更破碎了德國人想要速勝的希望,最終靠著頑強的意志和慘烈的犧牲將德國人擊敗。

這不僅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重要轉折,更直接影響到了北非戰場的局勢,令隆美爾失去了他唯一獲勝的可能。

然而現在陳墨所面對的隆美爾卻有所不同,因為隆美爾這一次並不是從阿拉曼地區進攻蘇伊士運河,而是從突尼西亞向著開羅推進。

這其實不能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雖然在法國投降之後,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已經淪為了德國的控制區,再加上義大利在非洲的殖民地,德國人在非洲的實際控制區和勢力範圍並不算小。

但只要翻開初中地理的課本,就能夠看到非洲北部大部分地區都是炎熱的沙漠。

無論是德軍還是盟軍,想要發動進攻可以選擇的僅有地中海沿岸的一小片區域,並且即便是在這片區域內,氣候依舊乾旱缺水,士兵如果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很容易就會被渴死在路上。

事實上無論是德軍還是盟軍,在北非面臨的最大問題並非是來自對方的進攻,而是北非惡劣的氣候對後勤補給的巨大壓力。

如果不是因為戰爭之初義大利就被揍趴下了,導致德國人調整了他們的戰略方向,並沒有忽視非洲戰場,恐怕此刻隆美爾所需要面對的依舊是和歷史上一樣缺少補給,並且士氣低落、士兵疲憊不堪的德軍了。

只是即便小鬍子從法國為他輸送來了足夠的補給和一些還算能湊合的兵員,隆美爾手上的力量也並不是很多。

靠著穩紮穩打的推進,他將德軍的兵力推進到了埃及的邊境,並且做了一些試探性的進攻,可結果並不理想。

埃及軍隊的主力雖然都被陳墨抽去了義大利,但本土的防禦卻並沒有被忽視。

與之相反,陳墨在埃及本土依舊留下了足夠的兵力,並且在邊境一直在加固防禦,修築了相當堅固的防線。

德國人的進攻很是吃虧,這讓隆美爾放棄了強攻和偷襲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