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因為這條防線的建立,馬奇諾防線上的守軍撤退路線得以確保,法國原本堆在馬奇諾防線上的部隊得以撤退到了魏剛防線。

而北部比利時地區的英法聯軍精銳也南下透過還未被德國人攻破的馬奇諾防線南段得以撤入法國境內,沒有被德國人包餃子。

但這也僅僅只是給古德里安的坦克履帶下面塞屍體的程度,雖然延緩了德國人的進攻速度,也確實達到了戰略目的,將法國北部的英法聯軍精銳和法國中部的馬奇諾防線守軍連線了起來組成了一個防禦整體。

可憑藉著戰術思維老舊的法軍,依舊難以抵擋此時德軍精銳的進攻。

法軍將坦克配屬給步兵的作戰方式讓他們的裝甲力量在德軍面前吃盡了苦頭,而且將坦克集中起來使用的德軍部隊更是以坦克部隊為矛頭,不斷的鑿穿法國人的防線。

不得不說,雖然歷史上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是戰爭史上的一場悲劇和法國人的恥辱,但它仍舊保住了英法聯軍幾十萬的精銳部隊,為後來的反攻積蓄了力量。

但現在魏剛用一條防線擋住了德國人的進攻,英法聯軍的精銳被撤到了法國而不是歷史上的英國,他們反而失去了原本活下去的可能,被迅速的填充進了戰場。

一場原本歷史上所沒有的血腥戰役爆發了。

德國人雖然一直在進攻,也一直在勝利,但他們進攻的步伐確實被擋住了。

戰爭的節奏也終於回到了雙方都很熟悉的一戰的節奏,儘管大家沒有再打塹壕戰,而是靠著已經大規模應用的飛機、坦克以更加慘烈的方式在這片當年一戰的戰場上再度廝殺著。

但是很顯然,英國人不會想為法國流血,而法國人自己也不想再像一戰的時候一樣,流乾了法國人的血,好處讓英國人得去了。

而且戰術思維老舊,作戰方式還停留在一戰時期的法國軍隊也沒有能力去抵擋戰術思維更加先進的德軍的進攻。

於是魏剛防線雖然拖住了德國人的進攻,但在抵抗了兩個星期之後這條防線還是被德國人打穿了。

德國人的前鋒已經抵達了巴黎城下,而法國政府則在德國人抵達之前就逃離了巴黎。

巴黎市民當中確實有人想要如同過去一樣,站出來保衛巴黎,但奈何他們缺乏組織和武器,即便巴黎市民有著反抗精神,也沒法在這樣的情況下去抵擋德國人的鐵蹄。

巴黎陷落了。

在德國對法國宣戰的二十八天之後,法國首都淪陷。

儘管和原本的歷史不太一樣,法國南部還在堅持戰鬥,北部也還有英國遠征軍和法軍在奮戰,法國人沒有宣佈投降,可德國人的鐵靴還是踏入了巴黎城內。

而此時,才剛完成對法宣戰,想要趁火打劫的義大利卻迎來了埃及的登陸部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