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登高地被突破,對法國人的打擊是巨大的。

這不僅意味著法國人花費了巨資修建的馬奇諾防線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成了擺設,也意味著擋在德國人和巴黎之間已經無險可守。

一戰中法國人沒有馬奇諾防線,德國人也沒走阿登高地,他們在突破了凡爾登之後,便直撲巴黎。

法國人無險可守,只能依託馬恩河和德國人打了一場血肉磨盤式的馬恩河戰役。

而現在, 德國人選擇走阿登高地,突破了馬奇諾防線的防禦之後卻沒有向著巴黎挺進,而是拐了一個彎,向著英吉利海峽的方向快速推進。

這並非是德國人腦子抽風了放棄進攻巴黎,而是因為他們要把比利時的英法聯軍主力給圍起來。

而負責完成這一對英法聯軍主力進行包圍任務的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隆美爾,至於古德里安則帶著他的部隊南下,準備切斷馬奇諾防線內法軍的退路。

這裡稍稍和原本歷史上德軍的動向有所不同。

在原本的歷史上, 攻破了阿登高地之後的古德里安是直接向著英吉利海峽突進,一度打到了距離敦刻爾克只有十公里的地方,最後被元首的軍令拉住,這才掉頭南下放跑了幾十萬英法聯軍的。

事實上當時的德國人自己也沒有料到古德里安居然會突破的這麼快,以至於他都打到英吉利海峽了,德軍統帥部都沒有想好該如何佈置兵力,這才有了人類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

但在這個被陳墨影響的時間線上,因為法國人把馬奇諾防線修完了,德國軍方擔心單靠古德里安的部隊並不足以實現快速突破法國人的防線。

於是將原本用來進攻比利時的隆美爾的部隊也分配了過來,由他們兩人的部隊共同擔當穿過阿登高地、攻破法國人防線的任務。

而這一次古德里安的裝甲狂飆依舊讓德軍統帥部措手不及,但比起原本歷史上稍好一些的是古德里安身後還有一個隆美爾。

而且德軍統帥部因為多了一年的時間準備,在進攻計劃的預演上做了更多的準備。

他們這一次沒有叫停古德里安,只是讓他掉頭南下,執行原本歷史上德軍在法國戰役第二階段發起的紅色計劃中他的工作,向瑞士方向進攻,徹底切斷馬奇諾防線上法軍的退路。

向北繼續進攻、包圍比利時英法聯軍的任務則交給了隆美爾。

德國人將自己原本攥緊的兩隻拳頭伸了出去,想要同時打擊法國人的兩處要害。

然而法國人此刻卻沒有手來應對德國人的兩隻拳頭了, 法國人的兩隻手一隻在比利時,一隻在敦刻爾克防線,此時都抽不出手來抵擋德國人的進攻。

不過比起原本歷史上法國人的拉跨,這條時間線上的法國人倒是反應稍微快了那麼一點。

他們比原本歷史上提前了大約兩個星期的時間任命一戰時期的法國名將魏剛擔任法軍總司令,並命令他組織防禦。

谷譏

或許是靠著和歷史上不一樣的馬奇諾防線拖延,又或者是魏剛比歷史上多出了十幾天的時間,法國人總算是在索姆河和埃納河之間築起了一道比原本歷史上要強不少的魏剛防線,堪堪擋住了德國人的進攻。